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形图是目前GIS最重要的数据源。但测绘部门建立的地形图数据库多为单纯的制图数据,虽然与GIS数据一样是矢量结构,却无法直接输入GIS以满足应用需要。完全放弃这些制图数据重新按GIS要求数字化建库无疑是很大的浪费,因此实现基于矢量结构的制图数据向GIS空间数据库的转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经济价值。笔者对这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动态进行了调查,认为制图数据向GIS数据的转换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数据格式的转换,一类是数据语义的转换。格式转换是基础,语义转换是核心。但目前语义转换还存在若干问题,以至成为GIS数据库建库的一大障碍。本文以模型分析理论为出发点,认为制图数据向GIS数据的转换实质是数据模型的变换。因此首先对这两种数据模型的特征进行详细的分析,然后针对两种模型的特点和差异构建了二者转换的概念模型和逻辑模型,并以龙岩项目为例,进行了实例应用,实践表明笔者所构建的模型是成功的,可操作的。 论文共分6章。第一章绪论,说明选题背景、相关研究进展和介绍整个论文的研究框架;第二章制图数据模型与GIS数据模型特征分析,对制图数据模型进行分析,阐明其模拟地图的本质,然后将其与GIS数据模型进行比较,分析二者的差异;第三章转换模型的设计,首先从地图内容构成出发,构建整个制图数据向GIS空间数据库转换的总体框架,然后以GIS点、线、面要素为出发点,构建各自的转换的概念模型,最后针对制图数据与GIS数据的表现差异,创建转换过程中主要处理功能的逻辑模型;第四章转换模型的实现,经过对GIS软件的对比分析,选择ArcGIS作为制图数据的转换平台,以AutoCAD地形图数据为制图数据对象,在ArcGIS的可视化建模工具ModelBuilder环境下进行具体建模实现过程;第五章应用实例,以龙岩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库为例,实践检验构建的模型,并与传统的转换模式进行对比;最后一章是结语,包括总结和展望。 本文从转换模型的构建与实现的角度研究制图数据向GIS空间数据库的转换而不仅仅局限于具体技术实现的细节。并且使用ArcGIS的ModelBuilder空间处理建模工具进行建模,不但简化了模型的构建与实现,还提高了转换整个处理过程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