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子政务极大地拓展了现代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发展空间。由于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起点较低,无论是在硬件还是在软件上的基础设施建设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来说都比较薄弱,其中电子政务实践过程中突显的“信息孤岛”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本文界定了“信息孤岛”内涵,论证了克服“信息孤岛”和电子政务流程优化的良性互动关系;指出“信息孤岛”表现为数据孤岛、系统孤岛、业务孤岛、管控孤岛和资源孤岛等具体现象,并从政府自身、府际之间和政府以外三方面分析了“信息孤岛”产生的原因,包括硬件与软件失衡、网络与数据失衡、眼前实用与系统远景失衡、法规制度不健全、信息流通不畅、利益分配不均、观念滞后、体制障碍、未建立统一的标准和未形成多方利益平衡等。分析了“信息孤岛”对电子政务流程优化的危害,总结借鉴了国外典型国家在克服“信息孤岛”现象的经验。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我国克服“信息孤岛”现象优化电子政务流程的途径,设计了“信息孤岛”优化电子政务流程的总体路线,并提出了加强电子政务信息公开化立法、完善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整合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开展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和推进电子政务生态系统平衡等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