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向人们呈现的是全球化的景象。一个文化相融的时代已经到来,这是中国文化发展的机遇,东西方学者和政治家们对此已经达成了共识。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中国,在其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以自身成熟稳定的精神特质,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逻辑、思维方式、价值体系,从而得以在世界民族文化中打下坚实的根基。在我国文化的形成过程中,民族间的相互交流、比较和取舍,最终达到多元共存的状态。这种特点突出地表现出了中国文化的刚与柔,使之适应性很强。正是中国文化的多元特性,使它迎来了发展机遇,但迎接这个挑战,需要我们努力去搞好文化建设。而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是已经毕业以及即将毕业的庞大的大学生群体,他们是祖国未来的探路者与实践者,已经登上了传承文化的历史舞台。大学生如何认识文化,如何对待文化,我们的党如何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是我国文化建设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培养大学生自觉地对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特质及其发展历程进行理性深刻的反思,才能使他们对中国文化所具有的内在生命力保持足够的信心。本文基于我国多元文化包容并存的社会大背景下,紧密联系国内外文化建设历史经验,从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高度,针对大学生这个未来我国文化继承与创新者的群体,就文化自信作了全面系统深刻地阐述,对如何提高大学生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启示。文章共分为四方面主要内容,第一章,绪论,是从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点来展开论述;第二章,文化及文化自信概述,主要是从文化及文化的多元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与基本特征、文化自信及其内在要求来深入探讨其内涵和精髓,作为文章的理论支撑;第三章,我国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及成因,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分析我国大学生文化自信现状及原因;第四章,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与引导,主要从原则、模式和路径方法四个方面对如何培养与引导大学生提高文化自信提出合理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