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下,数学课堂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教师的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模式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本文依据有关教学理论,并结合中学数学学科教学实践,就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进行探讨,构建了适合于普通初中数学的“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本文主要研究了以下问题:1、目前的导学案及导学案教学存在哪些问题;2、怎样进一步优化导学案的设计;3、怎样合理利用导学案有效教学,找到实施导学案教学的策略。本文以实验研究法为主,辅以调查法、观察法。通过文献查阅对初中数学导学案教学模式现状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研究,寻找现有导学案教学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是以笔者所在学校初二年级的100多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老师和学生问卷调查、访谈后了解数学课堂的现状,对导学案教学的开展从理论到实践做了系统的阐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对比教学实验,对应用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实验效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了较为可靠的实验结论:1、“导学案”教学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2、提高了教学质量,创设了一种宽松、互动式的课堂教学氛围。通过师生的课堂教学双边活动,加深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有利于课堂教学焕发出活力和效力;3、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提升了,对于知识的结构、框架也比以前更加清楚、明了,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升;4、导学案的设计与研究大大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