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p.top--]

农业新政与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841118
'; } ?>
【作 者】
'; foreach($pd_record as $writer){ $str .= ''.$writer. ' '; } $str = trim($str,',').'
'; } echo $str; ?>
【机 构】
'.$navinfor[author_org].'
'; } ?>
【出 处】
'.$navinfor[befrom].'
'; } ?>
【发表日期】
'.$navinfor[year].'年'.$navinfor[issue_num].'期
'; } ?>
【关键词】
'; foreach($pd_record as $keyboard){ $str .= ''.$keyboard. ' '; } $str = trim($str,',').'
'; } echo $str; ?>
【基金项目】
'.$navinfor[fund_info].'
'; } ?>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策本身虽然不是直接的生产要素,但有效的政策安排却可以通过改变农业生产要素配置的环境和相对价格而影响农业的发展方向和生产效率。粮食主产区是国家粮食生产的主体,一旦粮食主产区出现问题,就会直接危及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自1997年到2003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幅连续七年不超过5%,仅相当于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增幅的一半,致使城乡收入差距越拉越大。尤其是,自1996年我国粮食产量创出历史新高、出现部分剩余以来,我国粮食价格连年下滑,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增幅更加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已经直接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为了应对粮食主产区日益严峻的农民增收缓慢问题,我国新一届政府启动了以“三补一减”为主要内容、以“多予、少取、放活”为主要特征、以“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为主题的农业新政,为增加农民的收入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第二、三章在分析与农业国内支持相关的理论及其政策效应的基础上,对我国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的变化轨迹和现状特征进行描述,分析收入的各组成部分对总收入的贡献率,总结出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从而为我国的农业国内支持的调整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参考意见。第四章在WTO农业协议框架下,对我国与WTO主要成员国的国内支持进行比较,提出了我国国内支持改革的思路。第五章就三种粮食补贴方式分别对粮食直接补贴政策与主产区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量化分析,并对粮食直接补贴政策进行了理论分析。第六章对农业市场化程度与主产区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数学模型,并给出了结果分析及政策建议。第七章分析了政府一般服务投入对主产区农民收入的影响,建立了数学模型,并给出了估计结果,同时对政府一般服务提高农民收入的机制进行了分析。第八章借助改进的索洛模型,使用13个粮食主产区的调研数据对建国以来我国农业政策的直接贡献率进行了实证。第九章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状况的分析,指出了国内支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和调整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客观要求,同时为构筑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提出了完善农业新政的具体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e:loop={"SELECT * FROM phome_ecms_lunwen WHERE id BETWEEN $js AND $ks ",0,24,0}]
'.$keyboard. ''; } $str = trim($str,',').'
'; } echo $str; ?>
[/e:lo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