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研究了凹凸效应的组织结构对表面摩擦性能的影响,并开发了全成型针织防滑手套。选取集圈、正反针和凸条三种组织结构,设计并使用电脑横机编织了21种织片,采用Keyence超景深三维显微镜和KES-FB4系统测试织片表面摩擦性能。采用局部编织、圆筒、收放针等全成型针织技术,利用电脑横机完成了全成型防滑手套的设计与编织。凹凸效应受组织结构和最小循环单元的影响。集圈组织的悬弧数越多、正反针组织的正反面线圈隔针数越多、凸条组织的凸起横列数越多,凹凸效应越强。手套面料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且坚固耐磨,在使用周期内无明显破损和起毛起球现象。对21种织片进行相关物理性能的测试,包括透气、耐磨和顶破。集圈组织的透气率和顶破强力大,正反针组织和凸条组织耐磨性能好。织片表面摩擦性能受组织结构的影响。集圈组织悬弧数设为1~4,当集圈相隔一个线圈横列,配置在相邻线圈纵行时,经向动摩擦系数范围为0.316~0.357,纬向动摩擦系数范围为0.367~0.411;当集圈相隔两个线圈横列、一个线圈纵行配置时,经向动摩擦系数范围为0.268~0.342,纬向动摩擦系数范围0.333~0.464。正反针组织的正反面线圈隔针数设为1~3,经向动摩擦系数范围为0.364~0.384,纬向动摩擦系数范围为0.276~0.331。凸条组织的凸起横列数分别设为1、3和5,经向动摩擦系数范围为0.364~0.406,纬向动摩擦系数范围为0.384~0.478。经综合评定,选用悬弧数为4,集圈相隔一个线圈横列配置在相邻纵行和集圈相隔两个线圈横列一个线圈纵行配置的两种集圈组织进行全成型防滑手套的编织。本课题开发的全成型防滑针织手套由一把主纱纱嘴编织而成。选择合适的编织顺序、摇床针数、纱线张力、牵拉张力对手套的成型至关重要。五根手指采用局部编织和圆筒编织依次编织;设计纱线放松结构减小手指间连接纱线的张力;利用移圈和局部加固处理使五根手指之间有线圈串套和交叉;合理设置废纱减小牵拉张力的不匀性;手掌区域采用收针形成弧度;手腕处采用隔针罗纹编织增加弹性。选择表面粗糙度和动摩擦系数较大的组织结构,在手指的前端和手心区域编织,增大手套表面的凹凸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