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上来说,大部分盖层毛细管封闭能力都很强,也不会因储层超压存在导致盖层破裂,但区域盖层之上经常见到次生油气藏,且大部分与断裂有关,因此研究断裂在盖层段的变形机制及垂向封闭能力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论文在对总结盖层发育特征的基础上,在搞清影响盖层封闭性因素的前提下,从盖层的脆塑性和断裂在盖层中的变形机制两个方面,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总结出两者的影响因素及评价方法,并对塔木察格盆地和库车坳陷的盖层进行脆塑性评价,深入探讨了断裂变形机制,并初步总结了断盖组合控藏规律。论文综合考虑岩石脆塑性变形的影响因素,如温度、围压、孔隙流体、应变率、时间及各向异性,半固结—固结泥岩表现为塑性,超固结岩石更容易发生脆性变形。然而对于膏盐岩来说,埋深在2600m以上膏盐层以脆性为主,受力易破裂;3500m以下膏盐层呈塑性,受力易流变;3000-3200m为过渡阶段。在此基础上,总结出5种盖层脆塑性评价方法,分别是脆性指数、超固结比、泥岩的内摩擦角、q-p相图和岩石密度,并用上述方法对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的两套泥岩盖层进行了评价,认为该盆地的两套泥岩均处于固结阶段,属于塑性变形阶段,盖层封闭能力强。另外,断裂在盖层段的变形机制会影响盖层的封闭性。断裂在半固结—固结泥岩中表现为剪切型泥岩涂抹,超固结成岩阶段泥岩涂抹不再发育,而是产生大量裂缝,之后发生碎裂作用,开始形成渗透性很高的断裂,伴随软的断层泥产生,断层封闭能力越来越强。断裂在浅埋的膏盐岩中表现为断穿盖层,而随着膏盐岩的埋深,塑性增强,断裂被膏盐岩焊接或形成盲冲断层。最后初步总结了断盖组合控藏规律。对于泥岩盖层,三种类型断层通常造成油气穿越区域性盖层运移:一是具有剪切型泥岩涂抹结构的断裂,当断距超过泥岩盖层厚度5倍时,垂向开启;二是构造反转阶段形成的正断层,具有典型的碎裂结构,容易造成油气垂向运移;三是正反转断层破坏早期的封闭条件,造成早期聚集油气的调整运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