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造物的荒野”作为一个视觉母题,仿佛遮蔽在主流画派之下的一股暗流,在各流派里的呈现尽管并不集中,但始终若隐若现地在不断延续。“荒野”在文学、环境学、哲学和美学领域都具有多个层面的深刻内涵,相互之间也有一定的联系。在绘画艺术中,尤其是风景画领域的荒野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概念和现象,虽然很少作为艺术旨趣的核心,但时常被借用作为母题,以及用作承载隐喻和意象的表现手法。荒野在词典上的解释为“荒凉的野外”,“荒”乃未经开垦和耕种之地,“野”为城邑之外郊区,其释义有远离人烟、原始蛮凶之意。意指地球上未经人类活动显著改造的自然环境,如原始森林、苔原、冰川、沙漠、海洋等。由此荒野可以被引申解读为“文明”这个概念的对立面。人造物,顾名思义,即由人类所发明、制造出的事物。显然从定义上便强调了其非天然形成的属性。本文试图讨论的是能够通过视觉艺术呈现的、拥有现实位面的物理实体,亦即具象意义上的人造物,如建筑、城市、各种制造产品等。荒野和人造物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概念加以探讨,同时它们各自也都具有深刻的内涵,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在现当代艺术多元化、碎片化语境和趋势下朝着更加多维度的方向不断丰富。历史上对荒野的审美兴趣早已有之。从16世纪早期的阿尔特多费尔有意识地回避了传统的叙事性和人物以及对神圣或世俗主题的图解,转而单纯地描绘一片野外山林之景,荒野本身的审美价值也伴随着风景审美价值的独立的开始而产生萌芽。17世纪时克劳德·洛林的风景油画中已经出现了典型的“有人造物的荒野”图示。18世纪后期以来在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艺术和古典传统决裂,艺术家在作品中表达主观诉求的希冀愈发强烈。这类在荒野背景中置入希腊罗马时代建筑遗迹的图示手法除了抒发艺术家的怀古之情以外,也预示着他们对于描绘对象的观察方式开始从眼见之景向心灵图景的转变。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荒野可谓艺术家在作品中赋予的各种联想和隐喻的理想载体,而置身其中的人造物作为物象也能够和同样饱含寓意性的荒野产生神奇的化学反应。20世纪早期以来,脱胎于达达运动的超现实主义绘画深受近代后才逐渐兴起的一些领域和学科,尤其是物理学和心理学的影响,这个图示越来越多地作为某种类似于心灵图景般的想象中的空间和舞台呈现在视觉艺术之中,尔后在基弗的作品中也呈现出了新的诠释方法。时至今日的荒野早已远不仅仅是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客观描述,而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传统根源的文化概念,以至于其在原有的自然地理层面的意义也得到扩大和深化,甚至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藩篱。由于荒野具有从文化意义上被解读的属性,故其美学特性和审美价值得以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