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首先从研究微粒子的散射效应入手,计算单个粒子的散射截面积和吸收建面积:综合考虑红外透明材料的吸收能力和相邻粒子的搭接效应,确定材料的散射系数和吸收系数:改进了Kubelka-Munk理论,建立非均匀介质的红外传输模型;定量分析材料物性参数和结构参数对表面等效发射率的影响,确定最优参数体系,得到了树脂的折光指数、材料的吸收系数、填充微粒的体积分数及大小对反射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要提高材料的反射率,降低发射率,可以采用以下途径:(1)提高材料的折射率;(2)提高材料的红外透明性;(3)提高材料中微粒的体积浓度;(4)选择合适的微粒粒径。这些为新型伪装填料的制备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途径。
本论文还从分子结构和组成的角度对树脂进行了分析,从大量的红外图谱及文献中筛选出合适的红外透明树脂。以EVA及苯乙烯类嵌段共聚物为重点具体探讨其作为红外透明树脂的可能性。理论分析结合实验测试,得出一条合成优良性能的红外透明树脂SEBS.g-MA的路线。即以马来酸酐为单体,采用溶液法对SEBS进行接枝改性,对反应进行研究,探讨了引发剂浓度,马来酸酐浓度,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接枝反应的影响,并从中找到了最佳反应条件。
本论文还为树脂红外透明性能的评定提供了一种新方法,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证明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通过这种红外内标法,可以简便而又准确的对每种树脂的红外透明性进行统一的表征,可对所有的树脂进行比较。
通过测试表明,经过马来酸酐改性的SEBS是符合条件性能优越的红外透明树脂,满足制备红外隐身涂料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