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视域下的中国服务型政府建设

来源 :吉首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in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市民社会”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它在西方的发展是一个由传统到现代的演变过程,并且在每个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特点。在20世纪末的西方世界,“市民社会”理论的复兴和“政府再造”运动几乎同时发生,而这绝非偶然。这似乎意味着我们要对现代政府存在的社会基础重新认识和判断,也就是说要从社会和市场的视域对政府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重新进行定位。从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来看,无论是从外部全球化的趋势还是从内部自身的发展,都把如何重新定位政府的角色推到了历史的当口。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开展“服务型政府”的实践活动,但在中国我们应该用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来指导服务型政府建设,重视政府改革,构建国家、市场和市民社会之间的均衡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的发展。本文首先试图澄清市民社会的概念,梳理市民社会理论在西方的发展和演进,重点强调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重要性。新公共管理学运动提出了服务型政府的概念和基本观点,然后我们从西方到中国转换语境,将认识到中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指导下,本文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路径选择提出合理的建议,以期这样的讨论可以为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实践提供理论借鉴。
其他文献
配电网安全监控和数据采集系统(DSCADA)采集的遥信数据存在抖动和误动情况,导致基于遥信数据的配电网拓扑信息可靠性不高.通过微型同步相量量测单元(μPMU)多次采样的节点注
  本文对巴尔特的重要学术理论进行了梳理和评述。提出“零度写作”,使得文学成为“语言的乌托邦”,作者也因此摆脱了观念社会道德价值的禁锢而获得了解放和自由。  本文对
为使良种良法配套 ,对新引品种“大米小麦旱高粱”在品比试验、品质鉴定确认其优质、高产的基础上 ,于1995~ 1997年进行了种植密度、种植方式等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 :密度
当今,我国把创新摆在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强调科技创新的核心地位,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习近平围绕“由谁来创新”、“动力哪里来”、“成果如何用”这三个基本问题展开对科技创新的理解和阐释。可以说,无论科技创新的主体、动力,还是科技创新的成果运用,都体现出深刻的对人的关切。因此,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上,深切关注科技创新中的人文关怀问题就显示出了具有时代意义的必要性。本文研究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
宗白华是我国著名美学家、诗人兼哲学家,中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他终其一生实践着“审美化生存”的美学理想,他既是探索自然宇宙和生命意识的哲学家,又是具有自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