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胚胎免疫的目的是降低雏鸡的死亡率、提高家禽的生产性能、降低劳动成本,发挥胚胎免疫的最大生产效益。将该技术应用于肉鸡生产中,对提高肉鸡养殖效益具有积极意义。方法:试验选用罗斯308种蛋入孵化机入孵,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胚胎免疫)在胚胎孵化至一定胚龄(18-21d)时通过胚胎注射器注射传染性法氏囊疫苗(vHVT-013-16株)0.05 mL/枚(约2000 PFU)入出雏机孵化至21d出雏,对照组(传统免疫)直接落盘后,入出雏机孵化至21d出雏,同时人工注射相同剂量的传染性法氏囊疫苗(vHVT-013-16株)后,试验组和对照组均按照公司免疫程序后,将试验组和对照组白羽肉鸡运输至同一个肉鸡场饲养,按公司原有的免疫程序、饲养管理方法和“全进全出”的模式对试验组和对照组肉鸡进行饲养。试验结果如下:1胚胎免疫与传统免疫的比较在未对胚胎注射器针头、种蛋注射d等相关改进前,肉鸡胚胎免疫法接种氏囊疫苗,通过对比胚胎免疫与传统免疫的效果,可知第1台孵化机胚胎免疫与传统免疫的孵化率分别为86.20%和89.40%;第2台孵化机的胚胎免疫与传统免疫的孵化率分别为为87.10%和88.76%;第3台孵化机胚胎免疫与传统免疫的孵化率分别为87.80%和90.69%,第1台孵化机胚胎免疫与传统免疫的后期死胚率分别为4.46%和1.85%和;第2台孵化机胚胎免疫与传统免疫的后期死胚率分别为3.47%和1.92%;第3台孵化机的胚胎免疫与传统免疫的后期死胚率为3.34%和1.55%;抗体滴度、每周死亡淘汰率、肉鸡体重与传统免疫相近,差异不显著(P>0.05)。2胚胎免疫在生产应用中条件的优化通过对胚胎注射器的参数进行校正,最终确定针头的长度为21.08mm、针头型号为20G。通过对孵化至18.5d、18.75d、19.0d三个落盘(注射)d进行试验,后期死胚率分别为4.99%、2.37%、2.57%;孵化率分别为86.08%、86.52%、89.68%,根据孵化率及后期死胚率,最终确定胚胎免疫的注射d为19.0d。通过对三个不同周期种蛋进行试验,前期种蛋、高峰期种蛋的落盘时间小于20min,后期种蛋的落盘时间大于20min,后期死胚率分别为3.37%、2.94%、4.99%;孵化率分别为88.15%、89.02%、67.59%,因此最适合注射的种蛋生产周龄为产蛋前期和产蛋高峰期种蛋。3胚胎免疫在生产应用中的研究在对注射条件优化后,将胚蛋注射器设备与自动落盘设备对接,投入生产中使用。通过连续3d的自动化落盘注射,可知第1d胚胎免疫前期种蛋的孵化率为91.34%,低于传统免疫,高峰期种蛋的孵化率为90.78%,高于传统免疫,后期种蛋的孵化率为63.90%,高于传统免疫;第2d胚胎免疫前期种蛋的孵化率为89.35%,低于传统免疫,高峰期种蛋的孵化率为89.35%,高于传统免疫,后期种蛋的孵化率为58.89%,低于传统免疫;第3d胚胎免疫前期种蛋的孵化率为89.93%,低于传统免疫、高峰期种蛋的孵化率为89.54%,低于传统免疫,后期种蛋的孵化率均为62.12%,低于传统免疫;抗体滴度、阳性率、每周死亡淘汰率、肉鸡体重与传统免疫相近。以上结果表明胚胎免疫在改进和优化相关参数后,与传统免疫相比对白羽肉鸡肉鸡生产无不良影响,因此胚胎免疫技术可应用与白羽肉鸡肉鸡生产中替代传统人工免疫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