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旅游业已成为全世界发展最快的行业,对各国的社会、政治和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我国旅游产业只是在近几十年才获得迅速的发展,但就是在短短的几十年中,我国的旅游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效应。旅游产业由于在我国社会经济中的作用日趋突出,它的发展已经被我国列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我国自1985年将旅游产业列入国家“七五”计划以后,在国家的“九五”、“十五”、“十一五”计划中都进一步将旅游产业列为重点发展的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国内外旅游经济长期持续的迅猛发展势头及其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与贡献作用,表明积极发展旅游经济的意义非常重大。由此,我们应当更加立足区情实际,广泛借鉴有益的旅游业发展经验,发挥好西藏旅游资源的优势,进一步加快西藏旅游业发展。如果简单地从现状来看,西藏旅游业在全国旅游业中所占的比重甚小,但是从资源潜力和发展前景来看,西藏旅游业将在未来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1世纪的中国,已经进入世界旅游大国的行列,并将进一步成为世界旅游强国。为此,就需要加强资源和产品的后备性开发,以达到可持续发展,始终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按照一般的规律,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即将进入常规增长阶段,并将由于过度开发而降低新鲜感和吸引力。因此,21世纪的吸引力和竞争在西部,长远的发展后劲也在西部。而西藏则有可能成为西部旅游业发展的龙头。如今,国家已经确定了发展重点西移的总体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持续、深入地推进实施,随之而来的各项政策和大量发展资金逐步向西部倾斜。这样,西藏旅游业的发展需要顺应背景形势的要求,做出战略性的调整。另一方面,西藏经济发展最突出的优势也是旅游业,2010年1月,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对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进行了全面谋划和定位,明确提出要将西藏建设成为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这就要求我们切实加强旅游产业建设,保护和继承更多、更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打造更多、更好、更精品的旅游景点和旅游产品。本文基于上述考虑从以下六个部分展开论述。导论部分: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及目的和研究方法,理清研究思路,提出本文的研究框架,并对研究文献进行了简单阐述。西藏旅游业发展现状部分:主要介绍了西藏旅游业发展经过了初创阶段(1979-1984年)、初步发展与曲折阶段(1985-1989年)、恢复与稳步发展阶段(1990-2005年)、快速发展阶段(2006年至今)等4个阶段和西藏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经验:一是政府对旅游业的重视和支持,是西藏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二是保持局势稳定,扩大对外开放,是西藏旅游业发展的外部环境要求;三是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为西藏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四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是西藏旅游业发展的支撑因素。以及旅游业在西藏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对西藏旅游市场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得出:(1)从供给和需求对比看西藏旅游市场发育程度,绝大多数旅游产品和服务仍具有高位价值,有支付能力的需求递增,部分旅游产品出现供过于求,出现买方市场,但总体仍处于卖方市场阶段,供给质量和结构不合理制约了需求和消费的增长。(2)西藏应优先发展国内旅游,大力发展国际旅游,积极发展区内旅游。(3)由于供给结构层次低下,限制了需求结构的升级,因此应尽快改变当前热衷于上项目的状况,在旅游业发展规划中应强调文化内涵的挖掘,优化供给结构,促使西藏旅游产品整体及区域特色形象的形成。(4)应细分客源市场,协调发展相关行业和产业,开发符合国内国际游客不同需求的产品,调整旅游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促进旅游消费结构合理化,提高消费水平,增加旅游收入。(5)树立明确鲜明的旅游整体形象,充分利用现代先进媒体技术,加大宣传力度,消除游客不利于西藏的感知因素。最后总结出西藏旅游业发展中主要存在8大问题:一是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缺乏统一规划,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产品开发建设投入严重滞后;二是旅游业宏观管理混乱,政出多门;三是旅游企业规模小、素质低,经营缺乏专业化与网络化;四是旅游业宣传力度不够,缺乏整体形象宣传;五是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低,服务质量不高;六是交通仍是制约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七是旅游购物消费偏低,旅游商品开发滞后;八是对外开放程度低。西藏旅游资源及旅游业发展的优势部分:首先按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GB/T8972-2003),并结合西藏实际,将西藏旅游资源分为主类、亚类和基本类型3个层次,共划分为10个主类、34个亚类和110个基本类型。其次对西藏旅游资源的分布状况进行了分析:一是西藏旅游资源在空间分布上有明显差异,表现在类型和单体数量的区域差异两个方面;二是旅游资源的类型以拉萨市、日喀则地区、昌都地区、山南地区最为丰富;旅游资源单体数量以拉萨市为最多,日喀则地区、昌都地区和山南地区的旅游资源单体数量也相当突出。随后重点阐述了西藏旅游业发展的6大优势:一是高原自然景观分析。西藏地域辽阔,各地的自然特征也千差万别,独特的自然环境构建了“第三极”独特的高山、高原及冰川风光旅游资源;西藏是中国最大的天然湖泊密集区,也是世界罕见的高原湖区,因此,高原湖泊是西藏自然景观资源的典型特征;同时,西藏也是许多青藏高原特有的动植物种类的栖息繁衍地,高原生态系统构成了特殊的生物基因库。二是历史宗教文化景观分析。西藏素有“小西天”、“神佛圣地”的誉称。金顶闪烁的寺庙,是西藏高原随处可见的一道风景。经过130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许多教派,并创建了许多寺院,寺庙聚集了西藏民间的大量财富和珍宝,寺庙融西藏建筑艺术、绘画艺术、雕塑艺术、音乐艺术于一体,所有这些,构成了典型的宗教文化旅游资源。三是高原民族民俗风情分析。西藏是以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极具地域特色的民族风情。如婚丧嫁娶、礼俗禁忌、天葬、塔葬、酥油茶、青稞酒、风干肉、糌粑、藏式木碗、藏式小刀、氆氇、藏香、唐卡、藏历年、雪顿节、集体圆圈舞果谐与锅庄舞等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观光旅游活动极为重要的资源。四是人文环境分析。在1300多年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西藏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和大量的可供人们观赏、研究的历史文化遗迹。如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扎什伦布寺、卡若遗址、古格遗址等等。五是政策环境分析。六是后发优势分析。西藏旅游业发展的制约因素部分:主要从“夏旺冬淡”季节性突出、旅游承载力有限、旅行成本和建设成本均较高、旅行舒适度低且风险较高、开放程度有限等5个方面进行分析。西藏旅游资源开发的战略选择部分:提出政府主导型的旅游发展战略、区域合作的旅游发展战略、提升内涵的精品旅游发展战略、环境保护导向型的可持续旅游发展战略、打造产业集群化旅游发展战略等5大战略选择。西藏旅游业发展战略布局及对策研究部分:在全文的基础上,提出以藏民族宗教文化为主线,打造成青藏高原特色旅游及南亚跨国境旅游的主要目的地、门户和服务基地的拉萨国际旅游区;以拉萨为中心,区域联合的国内国际旅游区;以藏民族起源和兴衰的历史文化为主线,以雅砻文化为品牌,以雅碧河风景名胜区观光带为依托,以羊卓雍错为代表的山南旅游区;以藏北羌塘草原风光珍禽异兽为主题的那曲旅游区;以山水风光为核心,以雅鲁藏布大峡谷、巴松湖、列山古墓群、鲁朗为品牌的林芝旅游区;以宗教、古格王国遗址建筑考古为主题的阿里旅游区;以珠峰为品牌,登山探险科考及生态旅游为主题的日喀则旅游区等7个旅游业发展战略布局。并同时提出从旅游交通客运、旅行社、宾馆饭店、旅游购物、旅游文化娱乐、旅游公共服务等方面构建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增强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加速西藏旅游业的现代化进程;完善旅游管理机制、制定又好又快发展旅游的产业政策、多渠道筹措旅游开发资金、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深化旅游企业改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大旅游景区(点)的环境保护力度,严格防范环境污染等对策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