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聂斯托里教(景教)作为中世纪罗马帝国基督教“异端”的教派,其教义提出基督的“两性”说,并否定圣母玛利亚的神圣地位,遭到破门。之后,此教流亡叙利亚并在西亚诸地传播。
聂斯托里教东传。据《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载,在唐代贞观九年(公元635年)传入中国长安,始称景教,并受到李唐王朝的礼遇,一时兴盛。之后,因唐武宗灭佛而亡(也有说法,唐末农民起义时才彻底的消亡)。五代两宋时期,今见的文献中几乎没有景教在中原活动的记载,而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景教尚有传播。随着蒙元入主中原,景教(时称也里可温教)再次在中国大地上复兴。由于皇亲国戚的加入,景教在政治上得到优厚,一时广为传播,但随着蒙元帝国的败北,景教在中华大地彻底覆灭了。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从图像艺术的角度观察中国景教。景教在中国传播留下了很多图像遗存,主要的形式为:墓碑石刻和壁画。本文选取了一些具有代表意义的碑刻及壁画图像作为分析的对象,运用图像学、历史分析及比较研究的方法进行研究,在对图像的具体形态特征描述、分析后解读出隐藏图像背后的文化信息,进而揭示景教入传中国步步推进、逐渐本土化的过程。
在具体研究上,本文依据景教传播时间先后顺序,选取景教入唐之前途经的新疆及此后的蒙元诸地图像,通过分析景教入唐之前的新疆壁画中融合中西方多种文化——唐代景教图像中本土化元素的凸现——元代也里可温教(景教)图像本土化进一步再现的特点,反映出景教入传中国实际上是一个步步推进、逐渐本土化的过程;而景教图像在推进中国本土化的同时,也逐渐丢失了作为基督教信仰的原有语言。
景教在中国传播的失败已成学界定论,本文通过图像的分析,最后总结了景教在中国传播失败的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