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画同律在中国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和绘画同样作为艺术范畴,必然有相通之处。在我们中国,诗画同律俨然成为了一种为大众所普遍接受的现象。本文认为同律是外在形象与内在本质的共同体现,诗画同律应将表现山水人物景观的形式与再现人们的丰富想象以及人格品德相互结合。  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诗画同律之“形象融合”,主要通过诗画“同根说”,诗画互题和诗画互借这三个方面来阐释诗画同律在形象方面的融合。第二部分为诗画同律之“意真境远”,主要从创作主体的创作过程,欣赏主体的“移情”,诗画的写实功能,诗画暗含的情感和“诗画皆以人重”等五个方面分析诗画同律追求的“意真境远”。第三部分为诗画在当代的发展趋势,它是从当代社会的传统诗画,新媒介的诗画和当代美育与诗画这三个方面展开对诗画的未来发展进行概述。  本文先从诗画之间的外在形象展开,描述两者之间的同源关系,然后着重剖析其内在的同一关系并加以论述,使这两个艺术门类之间实现了真正的融合。在第三部分又根据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结合诗画之间共同的思想基础和相似的媒介载体,对诗画的未来趋势做了相关的预测----即认为它们的同律关系会继续发展下去,并且两者之间的结合会更加完美。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军事科学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在航天、航空等领域,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与此同时,随着世界经济发展模式的不断调整,特别是军事技术社会转移在提升国家经济实
本文对《鹖冠子》其人其书及其思想进行了研究。鹖冠子是生活于战国晚期的西楚人,《鹖冠子》属先秦黄老道家著作,其思想兼容儒家、兵家、法家、阴阳家等思想。《鹖冠子》自然
培养学生核心素质是当前职业教育的应然之举。核心素质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称呼,培养措施也不一样,但内涵和培养目标基本一致。德国、英国、新加坡以及中国香港和中国
托马斯·阿奎那被尊称为中世纪的“圣人”,他的名字时刻与中世纪的历史联系在一起。但是对他庞大的思想体系,有些人往往会用一种鄙视的眼光看待,认为他的著作是一个“大拼盘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