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Gd-EOB-DTPA增强MRI联合MDCT在肝癌中应用目的:探索Gd-EOB-DTPA增强MRI联合MDCT在肝癌的检测、诊断、治疗策略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4月至2016年12月78个HCC病人,男68人,女10人,平均年龄50.6岁,分析CT和Gd-EOB-DTPA增强MRI检查在肝癌的检测、诊断的临床应用,及在MDCT检查后,再增加Gd-EOB-DTPA增强MRI检查,其对治疗策略改变的影响,卡方检验或Fisher检验分析计数资料。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GD-EOB-DTPA增强MRI检查识别所有的93个病灶,93个病灶中的81个(81/93,87.1%)被增强CT和Gd-EOB-DTPA增强MRI检查识别,剩余的12个病灶(12/93,12.9%)无法被增强CT检查识别,仅被Gd-EOB-DTPA增强MRI检查识别,平均大小为1.2cm(0.5-1.9cm)。93个病灶中<=2cm的病灶32个,32 个(32/32,100%)均被 Gd-EOB-DTPA 增强 MRI 识别,20 个(20/32,62.5%)被增强CT识别,Gd-EOB-DTPA增强MRI对于小肝癌的检测率高于增强CT(p<0.05);>2cm的病灶有61个,增强CT和Gd-EOB-DTPA增强MRI均可识别。78个HCC患者仅进行增强CT检查,表现为“快进快出”典型特征的有47人(60.2%,47/78),在增加Gd-EOB-DTPA增强MRI检查后,诊断为原发肝细胞癌的人数由原来47人增加到72人,符合率为92.3%(72/78),诊断的改变率为32.0%(25/78)。在增加Gd-EOB-DTPA增强MRI检查后,12个病人新发现12个病灶,这12个人的治疗策略的改变率为15.4%(12/78)。结论:Gd-EOB-DTPA增强MRI联合MDCT有助于提高肝细胞肝癌的检测、诊断率,在选择HCC治疗决策前,行Gd-EOB-DTPA增强MRI检查能获取更多的信息。第二部分ICG介导的近红外光技术在肝脏肿瘤中应用目的:探索ICG介导的近红外光影像技术在肝脏肿瘤中定位、识别和鉴别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3-2016.9本院31例行肝脏肿瘤切除术的患者,男22例,女10例;年龄43-74岁,平均年龄54.5岁。术前4 8小时,按0.5 mg/kg的剂量静脉注射ICG,术中使用ICG介导的近红外光影像技术对肿物进行识别、定位,肿瘤大小测量、荧光分型、荧光结节计数。结果:术前CT发现的33个病灶中,在肝脏表面ICG荧光检测到29个荧光结节,另外1个病灶无荧光显示、1个病灶由于整个肝脏都显示荧光、2个病灶由于位置较深(距离肝脏表面>1cm),ICG分子荧光均未能发现。将33个病灶切除后,ICG荧光检测到32个标本病灶,其中原发性肝癌21个、结肠癌肝转移3个、肝硬化结节1个,局灶性结节增生1个、炎性结节3个、胆管细胞癌3个;1个胃间质瘤无荧光显示。在2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共21个病灶,术中使用ICG荧光影像技术发现31个病灶,其中10个为术中ICG影像新发现病灶。术前CT发现的21个病灶:7个表现为全荧光型病灶,其中高分化原发性肝癌5个,中分化原发性肝癌2个;8个表现为部分荧光型病灶,其中中分化原发性肝癌7个、低分化原发性肝癌1个;6环形表现为荧光型病灶,其中中分化原发性肝癌1个,低分化原发性肝癌5个;术中使用ICG荧光影像技术新发现的10个病灶,全部为全荧光型,6个为高分化HCC,3个为肝硬化结节,1个肝癌淋巴结转移,结节平均大小为0.6cm(0.5-1.0cm)。结论:ICG介导的近红外光影像技术有助于肝脏肿瘤的识别、定位和鉴别;及小肝癌、卫星病灶和淋巴结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