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于2012年5月~10月对主养草鱼池塘进行了6次采样调查。实验的主要内容是研究主养草鱼池塘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密度、生物量等群落结构特征。并对浮游动物不同类群的生物量和密度与环境因子做了相关性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运用碳氮稳定性同位素分析了池塘的生态系统食物网结构以及营养级。通过浮游动物与池塘环境因子的关系能及时准确的了解养殖池塘水质情况,为合理制定养殖计划和管理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通过实验数据的处理,得到的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实验期间共鉴定出浮游动物47属81种,其中原生动物20属27种,轮虫23属48种,枝角类2属4种,桡足类2属2种。养殖池塘的浮游动物主要是原生动物和轮虫,原生动物和轮虫种类数加起来占整个浮游动物种类数的92.5%。通过优势度分析得知优势种有10种,其中原生动物6种,轮虫4种,枝角类和桡足类则不形成优势种。其优势种为:毛板壳虫(Coleps irtus)、尾泡焰毛虫(Askenasia faurei)、团焰毛虫(Askenasia volvox)、梨形四膜虫(Tetrahymena pyriformis)、大弹跳虫(Halter ia grandinella)、绿急游虫(Strombidium viride)、裂痕龟纹轮虫(Anuraeopsis fissa)、针簇多肢轮虫(Polyarthra trila)、暗小异尾轮虫(Trichocerca pusilla)、刺盖异尾轮虫(Trichocerca capuina)。2、实验期间,三口池塘浮游动物的密度分别为:2.27x104~3.59x104ind/L、2.19x104~4.25x104ind/L和3.38x104~3.49x104ind/L;三口池塘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分别为:2.75~7.06mg/L、2.92~5.65mg/L和2.64~6.65mg/L。三口池塘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和密度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3、分析养殖池塘浮游动物的多样性是采用的是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显示三口池塘的多样指数变化范围分别是:2.22~3.33、2.17~3.03和2.03~2.95。4、把浮游动物各类群的生物量和密度与环境因子做了相关性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与浮游动物各类群生物量和密度有显著关系的环境因子有:溶氧、水温、pH、总磷、总氮、硝态氮、亚硝态氮、透明度、COD和活性磷。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总氮、溶氧和硝态氮被入选回归方程的频率最高,由此可见总氮、溶氧和硝态氮对浮游动物各类群的生物量和密度起着关键性的影响作用。通径分析结果显示:发现环境因子对浮游动物的影响不仅表现出直接作用,还通过其他环境因子的间接作用来影响浮游动物,甚至有些环境因子对浮游动物的直接作用被其间接作用所抵消而表现出相反的作用。5、运用碳氮稳定性同位素分析生态系统食物网结构和营养级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池塘碳源为浮游植物和悬浮物,两者的δ13C相差不大。主养鱼类的δ15N值要高于其食物来源的δ15N值,这说明摄食造成了δ15N的富集。在营养级分析中得出池塘的主要养殖鱼类的营养级介于2.5-3.5之间,其中鳙的营养级最高为3.32,其次是鲢和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