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警察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因素研究——以湖南省某市为例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ailfish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观幸福感作为一种重要的衡量个人和社会生活质量的综合性心理指标,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警察作为一个高风险、高压力的职业,一方面要经常面对受伤甚至牺牲的威胁;另一方面,高强度、高负荷工作的也使警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了解警察幸福感的总体状况、分析影响幸福感的因素、探讨提高警察幸福感的方法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本研究以湖南省某市为例,主要探讨了生活事件、社会支持以及非理性认知方式三个因素对警察幸福感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 1.该市警察的幸福感总体状况良好,但是在性别、年龄、婚姻状况以及警种上存在差异:女警察的幸福感高于男警察;已婚警察幸福感高过未婚警察和离异警察;41岁以上年龄段的警察幸福感最高,25岁以下警察的幸福感水平最低;刑警、特警的幸福感水平最低。 2.生活事件影响警察的幸福感。研究表明,警察的幸福感受负性事件的影响最大,而警察面临最多的是工作事件对幸福感的影响。 3.社会支持与警察幸福感呈正相关,警察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幸福感越强。其中又以主观支持即日常来自家人、朋友、同事、邻居的关心和支持对警察的幸福感影响最大。 4.非理性认知方式与警察的幸福感呈负相关。非理性的认知方式容易导致警察在看待问题时出现认知偏差,形成错误的评价,增加警察的负性情绪。研究表明,警察的非理性认知越多,幸福感水平越低。
其他文献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所存在的问题是他们父辈在城市中经历的问题在新阶段的延续和发展,因此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呈现出了独特的“农民工夹角现象”。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难题
本文从社会学视角来分析群体性事件的成因,结合了不久前所发生的安徽C市某个群体性事件。目前我国正处在一个社会转型时期,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社会矛盾,受一定的“导火索”激发就
20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社会出现了“民工潮”现象。随着越来越多的外来流动人口流入城市社会,居住于贫困地区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也加快了流入城市社会的步伐,从而形成了各个少数
本研究试图以历史社会学的视角,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探究建国初期新区土地改革运动中农民社会心态的变动过程、机制及其影响。   首先,考察了新区土改前农村的地权分配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