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人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株MUTZ-1细胞为研究对象,研究2-ME对MUTZ-1细胞的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并进一步探讨2-MENMUTZ-1细胞作用的可能机制,探索新的更加有效的MDS治疗方法。
方法:常规悬浮细胞培养,MUTZ-1细胞与2-ME孵育后,MTT法检测2-ME对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通过抗原CDIIb和CDl4测定,观察细胞膜抗原表达及细胞分化成熟;通过LDH检测,观察2-ME对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术Annexin-V/PI双染色法检测细胞磷脂酰丝氨酸转位和PI染色分析细胞周期的变化;JC-1染色后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DCFH-DA染色检测细胞内ROS的改变;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DNA"梯状"条带;用发光比色法检测caSpase-3活性;采用RT-PCR技术检测抗凋亡基因Mcl-1、XIAP和促凋亡基因Bax mRNA表达。
结果:
1)0.5μmol/L2-ME作用MUTZ-1细胞2周后,细胞分化抗原CD11b和CD14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
2)1~16μmol/L2-ME能够抑制MUTZ-1细胞生长,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和药物浓度增加,2-ME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增强,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
3)4μmol/L2-ME作用MUTZ-1细胞12h后,呈现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特征。
4)MUTZ-1细胞与2-ME孵育36h后,培养上清液中LDH含量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和药物浓度的增加而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1~8μmol/L2-ME具有诱导MUTZ-1细胞凋亡的作用,随着时间的延长和药物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率增高,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6)2-ME作用MUTZ-1细胞12h后,G<,0>/G<,1>期细胞和S期细胞逐渐减少,G<,2>/M期细胞明显增多,细胞阻滞于G<,2>/M期。
7)2-ME作用MUTZ-1细胞6h后,细胞△ψm强度下降(9.4±1.8)%,4μmol/L2-ME作用18h时细胞△ψm降低到最大值(88.4±4.2)%,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ψm下降减缓;4μmol/L2-ME作用MUTZ-1细胞6h后,细胞内ROS升高(75.8±3.2)%,18h时ROS升高到最大值(162.4±4.7)%,且ROS升高与相应时间点的△ψm下降成正相关(r=0.036,p<0.05)。随着2-ME浓度的增加,细胞内ROS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多。
8)2-ME作用MUTZ-1细胞24h后,DNA凝胶电泳可见明显的DNA"梯状"条带,条带亮度具有浓度依赖性。
9)caspase-3活性随着2-ME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强。
10)在一定条件下,随着2-ME浓度的增加,MUTZ-1细胞中Mcl-lmRNA表达量逐渐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XIAP mRNA和Bax mRNA表达量未见明显变化(P>0.05)。
结论:
1)低浓度2.ME(<0.5μmol/L)对MUTZ-1细胞诱导分化作用不明显。
2)2-ME对MDS细胞株MUTZ.1细胞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呈现时效关系,在一定范围内存在量效关系。2-ME体外抗肿瘤作用可能与MUTZ-1细胞G2/M期阻滞有关。
3)2.ME能够诱导MDS细胞凋亡,在一定范围内呈现时间和剂量依赖性,诱导MDS细胞凋亡是2-ME抗肿瘤作用的机制之一。2-ME可能通过升高细胞内ROS水平,造成线粒体损伤,降低细胞△ψm,下调凋亡抑制基因Mcl-1mRNA表达,引发caspase-3介导的凋亡。
4)2-ME对MDS细胞有较好的生长抑制和诱导细胞凋亡作用,有望为治疗高危MDS提供新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