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已经位居全球第二。但是,这种发展是以大量的要素投入为支撑的,尤其是大量的资本投入、大量的低端劳动力投入以及巨大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代价而取得的。无论如何,这种增长方式是难以为继的。根据现有的增长理论以及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践,要使得中国的经济增长更具可持续性,需要对这种增长进行反思和重新审视,并改变现有的这种增长方式。在面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不利环境下,中国的经济增长相比前些年也有了明显的下降。这其中,既有国外经济危机的影响,国内需求不足等因素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进一步保持稳定的增长,就需要通过结构调整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进经济结构的进一步改革,从而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发展。鉴于中国在过去30多年的增长过程中,主要依靠传统的增长方式,即大量的资本、劳动投入获得的高增长。在目前的状况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通过提高生产产品的质量来提升国家在世界范围的竞争力,从而实现可持续的增长。因为产品质量的提高并不是依靠传统的大量资源投入就能完成的,它需要有研发、创新等科技的投入才能达到。其中,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又是关键的一步,它是全面提升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对所有产品质量的提高是一个有力的促进。基于这样的理念,本文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经济增长的现实背景展开研究,希望从中得到一些启发,使得中国经济增长的实际更有理论的支撑、更符合中国现实发展的条件以及全球发展的现实背景。本文基于跨国的数据及经验,以研发投入带动产品质量升级,并最终促进经济增长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研发投入是基础,产品质量升级是中间环节,高品质的增长以及福利的提升是最终目的。通过分析,得到的主要结论包括:第一,基于产品种类增加和产品质量提高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于OECD国家来说,不论是总体层面还是分层水平上,基于产品种类增加的技术进步和基于产品质量提高的技术进步都对经济增长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不过,对于收入水平高的国家,基于产品种类增加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较小,而产品质量提高的技术进步所起的作用较大。而对于收入水平低的国家,基于产品种类增加的内生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大,而产品质量提高的内生技术进步的作用要小于收入水平高的国家。第二,研发投入水平对出口产品质量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从总样本回归结果看,研发投入水平对出口产品质量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在分样本回归中,对于OECD国家的出口质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非OECD国家来说这种正向影响并不显著。不过通过对非OECD国家进行分样本的回归可以发现,这种不显著在不同的分样本中是不一样的,在高收入的非OECD国家,研发水平对出口质量的正向影响是显著的,而在低收入的OECD国家,这种正向影响不显著。也就是说,研发水平对出口产品质量的正向影响在不同组别的国家是不同的,对于越发达的国家,研发水平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越显著。第三,物质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存量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总体来看,物质资本存量对出口产品质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另外,在OECD国家和一些高收入的非OECD国家,这种作用非常明显,但是在一些低收入国家,情况则不太一样。从人力资本来看,人力资本对出口质量的作用不同,对于人均收入较高的国家,以初等教育注册率表示的人力资本水平并没有促进出口质量的提高,但是对于人均收入较低的国家来说,则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第四,政府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在基于产品种类增加和产品质量提高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政府参与经济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总体样本和高收入的OECD国家中,这种作用表现得很显著,而在低收入的0ECD国家中,政府对经济的参与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不过结果并不显著。同样,在新兴工业化国家来说,政府对经济的参与有类似的抑制经济增长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