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直线型增长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审美要求和目的也在不断变化。资本主义在西方的高度发展直接引发了消费主义的诞生,人类社会逐渐进入“消费的社会”这一模式。当下的中国已经处于这一模式,虽然它的起步晚于西方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但发展速度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随着它的成熟化递进,我国学者对消费和审美相关问题的研究也进入了讨论构建健康、理性的消费审美的新范畴。当然在这里面新媒介起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消费的”,“符号化”的审美特征,使得传统的经典审美处于没落态势。消费文化、审美文化被大众化,传统的经典文学审美也进入消费时代,被贴上商品的标签。在这个极度商品化的社会里,甚至商品也脱离了传统意义上的“使用价值”载体,被予以丰富、广泛化的载体符号。所以说消费在当下的社会是一种经济行为,也是一种社会行为,还是一种审美行为。但是,消费毕竟属于物质的范畴,而审美属于精神的范畴,这两者有怎样的共通之处?人作为消费社会中的主体,在“消费”和“审美”中是如何取舍和达成平衡的?进一步追问:在消费社会中,人们对审美究竟抱有怎样的目的和需求?我们发现,在消费时代,人们对事物的消费往往并不是因为使用价值,而是其包含的符号意义之属性。这些符号属性满足了人们在精神领域的需求。本文旨在分析消费时代下消费与审美之间的联系,以新媒介中最典型的网络文学(大众参与性最广)为例研究消费时代审美的大众化、世俗化等特征,并讨论网络文学区别于传统文学所特有的自由性和个性审美,其对大众消费新媒介文学所产生的影响。本文拟从四个方面对消费时代的审美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以宏观视角叙述学界对消费社会以及消费审美问题的研究和定义,即消费社会所呈现的多元化的集体意识及其行为。第二部分从消费社会的多元属性着手,讨论消费社会区别以往社会形态的时代属性和社会属性,重点讨论符号系统的建立。第三部分将介绍与消费时代密不可分的“新媒介”,以及“新媒介”的代表“网络文学”在消费时代所处的地位和影响。我们需要用文学审美的理论进行正确的规引,本文第四部分中对当代消费社会的审美进行批判,消费时代下的审美,不论它是大众化的审美、反传统的审美,都不能抛弃自身作为指导意义的存在,不论精英的审美、低俗的审美都不能放弃对人民大众或低层、底层人们的关注,否则审美将失去活力,没有价值。本论文的研究、构建是以文艺美学为中轴,但在追求多元共建的基础上将跨越多种研究领域,涉及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研究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