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言意关系,也就是符号、语言和意义的关系,即语言和符号能否表达意义,以及衍生出的我们应当如何把握意义,这些是中国古代文论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言意之辨涉及到认识论、方法论等众多哲学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哲学意蕴。《周易》的立象以尽意和庄子的轮扁斫轮寓言关于语言的讨论,在今天看来,是一个在阅读过程中如何把握作品原意的问题。对这一问题,西方的解释学和接受美学从语言、意义、文本、读者、原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西方的解释学着重从解释者与文本的角度研究语言与意义的关系,即解释者能否理解文本来考察语言能否表达意义的问题。西方的解释学已经开始把研究重心转向读者,从认为读者该抛弃已有观念去把握客观精神即作品原意到读者与文本对话产生超越作者原意的意义的过程中,充分揭示了读者能否作品原意的问题。接受美学则完全以读者为中心,接受美学认为本文并不等同于作品,文本是历史的文本,而作品的价值由读者的理解而定,作品的原意是在读者的接受和解释活动中表达出来的。言意之间的关系在阅读层面则演变成作者、作品、读者三者之间的微妙关系。一方面,作者的意思一定是包含在作品之中的。至于圣人之意随着圣人的死去而消失的说法实际上是指对读者受不同生活时代所限、各种阅读条件所限,对作者之意进行有效把握的艰难性。另一方面,创造性的阅读都是在作品所限的范围内进行的,读者的意总是无限可能地接近作品原意。因此在这个层面上,我们可以理解为读者之意不能穷尽作者之言,不能穷尽作品的可能性。不同时代的读者对《飘》这部作品价值的界定是不同的,而对作品主题和人物性格的不同解读正是读者前理解、期待视野的不同所致,但不同读者的不同解释最终都是作品原意的一部分,读者之意并不能尽作者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