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提出要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倡探究性学习,开展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科学探究常常需要通过观察获得事实或者通过实验等多种途径来获取数据,同时还要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并对证据进行判断,从而得到科学结论。因此,探测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应用科学证据的能力水平,通过探查来寻找学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定的教学策略,能够对化学课程及教学改革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首先对国内外与科学探究及证据相关的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界定了证据及应用科学证据的能力等相关概念。随后对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及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有关元素周期律的内容进行了分析,并参考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以“元素周期律”为例,制定了高中学生在化学学科上应用科学证据能力的水平划分标准,据此编制了学生应用科学证据能力水平的测试卷,对高二年级学生进行了探查。对测试卷的答题情况进行了数据描述统计,利用SPSS13.0进行了T检验。数据显示:(1)高中生整体低、中、高水平题目得分率分别为为90.5%、75.4%、41.0%,即大部分的高中学生在化学学科中应用科学证据的能力达到中水平,只有少部分的学生能够达到高水平。(2)普通班和实验班学生在中水平以及低水平题目的得分率上无显著性差异,在高水平题目上实验班得分率明显高于普通班,存在显著性差异。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提高学生应用科学证据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水平,从教师教学方面提出了几点策略。第一,在教学中渗透化学史的内容,让学生体会科学证据在科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第二,灵活运用教材中与科学探究相关的素材,使学生学习并掌握获取证据与利用证据的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第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探究活动,通过探究结果的汇报、交流与评价,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证据。本文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当前应用科学证据的能力水平,使教师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从而提升学生在化学学科上应用科学证据的能力水平,改变目前水平不高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