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1月1日,全球纺织品贸易的配额体制宣告结束,实现了纺织品贸易一体化,标志着世界纺织品服装贸易进入了后配额时代。然而,实质性的一体化进程并没有如此的顺利,2005年反而成为了纺织品贸易争端的多发期。作为纺织贸易大国的中国和美国、欧盟之间的纺织品贸易摩擦引起了世界各纺织品贸易国的广泛关注,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卷入了与中国的纺织品贸易纠纷中。回顾这些贸易争端,一方面,我们应当看到,这是由于在长达10年的过渡期内,美欧等主要进口方采取不合理安排和过度保护本国纺织业,扭曲了全球纺织品的供求关系,对一体化后的纺织品贸易产生了不利影响;另一方面,我们应当对自身纺织品服装贸易的发展状况、存在障碍和解决对策有较深层次的了解和掌握,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国际竞争力。
文章正是从这样的国际环境和我国国情出发,对世界和我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开了具体的分析和讨论。从讨论世界和我国纺织品贸易现状出发,介绍对WTO及中国关于纺织品的法律协议、分析近期贸易争端和我国纺织品出口面临的主要贸易壁垒并提出相应对策;运用经济学理论、国际贸易理论中相关原理来分析我国纺织业竞争优势、存在问题、战略地位、争端解决机制和应对策略;对我国纺织品出口与美国GDP的相关性进行计量分析,介绍我国及其他纺织品出口国的发展政策给我国的启示,比较中国和印度纺织业发展的竞争力,以及其他纺织品出口国的竞争优势和发展现状,并提出加强现阶段我国纺织服装产品竞争力的对策思考。通过现实贸易壁垒、理论实证分析、国内外政策和贸易环境三方面入手,探讨我国发展纺织品服装贸易的对策,以进一步了解我国纺织品贸易的国际平台,以有助于我国企业在这个国际市场上大显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