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枯病是对世界烟草最具毁灭性的细菌性病害,分布于世界上所有烟草种植地区,尤其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中国,20世纪90年代之前,该病主要在南方发生。后来,该病由南向北不断扩展为害,在北方各烟草种植区均有发生,且其发病程度不断加剧。目前,烟草青枯病已成为山东烟叶生产中的重要制约因素。本研究分离得到山东烟草青枯病病菌,鉴定其生化型,测定了不同烟草品种的抗性,并筛选到对青枯菌有抑菌作用的化学药剂及生防菌,以期为有效控制烟草青枯病提供理论指导。本论文主要结果如下:从山东临沂沂水、潍坊高密烟草青枯病株上分离到2株病原细菌,编号为LYYS和WFGM。普通烟叶片在接种烟草青枯病菌12h后产生明显的过敏性坏死反应(hypersensitive response, HR)。2株病原细菌16S rDNA序列与青枯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一致率最高。生化测定结果表明,LYYS和WFGM可以利用乳糖、麦芽糖、纤维二糖、甘露醇、山梨醇和卫矛醇并产酸,属于典型的生化型Ⅲ。室内盆栽和田间试验表明,参试的烟草品种中没有对烟草青枯病高抗和免疫的品种。通过室内试验,测定了16种药剂对烟草青枯病菌的抑制效果,发现3%四霉素水剂、72%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80%乙蒜素乳油、80%福美双水分散粒剂、75%百菌清·腈菌唑可湿性粉剂和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6种药剂能有效抑制烟草青枯病菌的生长,其中3%四霉素水剂和72%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为分别为19.10mm和17.03mm。在田间防治试验中,72%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和80%福美双水分散粒剂的相对防治效果分别达到78.63%和64.09%。从山东省各地采集植物根际土壤样品100份,初步筛选24株拮抗菌,通过进一步试验,筛选到6株对烟草青枯病菌有抑制作用的生防菌,其中Tsb、Cla、C2c三株菌株抑菌效果最好,通过16S rDNA序列测定鉴定,Tsb、Cla、C2c为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这3株生防菌对包括苹果轮纹病菌(Botryosphaeria berengeriana)、苹果霉心病菌(Trichothecium roseum)、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玉米纹枯病菌(Rrizoctonia solani)和玉米弯孢霉叶斑病菌(Curvularia lunata)在内的14种病原真菌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