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转债市场微观结构是指对可转债市场价格发现与信息传导机制有直接影响的相关要素的总和及其相互关系,主要包括交易主体、交易规则和交易机制等要素,其中交易机制和交易主体及其影响机理是本文研究的核心内容。我国自1991年8月琼能源发行总额3000万元的第一支可转债,到2009年底已有62只普通可转债在沪深两市上市,累计融资规模达到715.88亿元。2010年中国银行400亿可转债融资计划的推出,使得可转债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当前我国可转债市场却存在着规模严重不足、交投极不活跃、信息传导不畅、定价能力不足等诸多问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本文从可转债市场微观结构入手,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探究可转债市场价格发现效率偏低、信息传导机制不畅的原因,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可转债市场效率的对策建议。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可转债市场流动性不足是导致以成交量为核心的价格发现机制失效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通过引入融资融券制度、“债转股”实施T+0交收制度以及完善大宗交易制度等方式改善市场流动性的对策,以期推动可转债市场稳步快速发展;通过研究标的股与可转债之间的信息传导机制,检验了我国股票市场与可转债市场之间的信息传导效率,进而提出通过完善市场交易规则加强两个市场之间的套利机会,提高可转债市场的信息发现效率,充分发挥可转债市场平抑股票市场行情波动的稳定器功能;通过研究交易间隔、买卖价差、市场深度、期望价格波动率及交易方向之间的关系,发现我国可转债市场存在机构投资者占比过高、流动性投资者不足的特征;通过对可转债市场买卖价差成分分解,指出对知情交易者信息成本补偿不足、流动性交易者面临的指令执行风险过高是导致可转债市场投资者结构失衡,进而价格和信息发现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建议在可转债市场实施以电子自动撮合的竞价制度为主、以竞争性多元做市商制度为辅、投资者的报价与做市商的双边报价共同参与竞价的混合交易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