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FDI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东道国特别是发展中东道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扩大。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国内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FDI的大量进入也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FDI带动了资本、技术、管理、网络等各方面“一揽子”要素的流动,改善了中国比较优势的形成方式,扩大了出口市场,提升了中国的国际竞争能力;但另一方面,FDI的引入对中国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产业分布以及对各种优势资源的吸引所引发的国内居民收入分配效应便是其中之一。自1986年开始,城乡居民收入不均等呈逐年扩大的趋势,中国在30几年间从一个收入差距很小的国家迅速跨入收入极不平等的国家之列。那么,大量流入的FDI和中国迅速扩大的城乡收入不均等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外资又是通过什么渠道来影响中国区域城乡收入不均等的,其传导机制是什么?外资对中国不同区域城乡收入不均等的影响如何,程度如何?存在怎样的差异?如何针对不同地区提出高效利用FDI改善中国区域城乡收入分配的政策建议?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探索对于有效利用FDI促进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优化就业和产业结构、缓解区域城乡收入不均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旨在对FDI与中国区域城乡收入不均等之间的关系以及外资如何影响我国区域城乡收入不均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首先,分析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和区域城乡收入不均等的动态变化,运用协整、误差修正模型、方差分解分析以及Granger方法,从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的角度对中国利用FDI与区域城乡收入不均等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短期波动机制、相互冲击的动态响应及因果关系进行研究。其次,基于CD生产函数,建立数学模型分析FDI对中国城乡收入不均等的影响机理,进一步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区域产业、就业、贸易、土地价格影响等方面系统地探讨了其对居民收入不均等的传导机制。再次,基于1989-2008年中国省际及东中西部地区的面板数据,采用STATA10计量软件,建立一个联立方程组,采用似不相关方法分析外资对中国区域城乡收入不均等的影响,并加入交互项用GMM方法比较分析东中西部各地区利用FDI对其城乡收入不均等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中国利用FDI与区域城乡收入不均等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省际和西部地区FDI与城乡收入不均等之间有负向的长期均衡关系,而东中部地区FDI与城乡收入不均等之间呈现正向的长期均衡关系,且中部比东部的效应高出1.65个百分点;从Grange因果检验结果来看,滞后三期时,中国省际与东部地区的FDI与城乡收入不均等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滞后5期时,中西部地区FDI与城乡收入不均等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因此,实际利用FDI是城乡收入不均等的重要影响因素,并且对城乡收入不均等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时滞效应。中国利用FDI对区域城乡收入不均等影响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整体而言,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GMM模型的回归结果与联立方程组的结果大致相同,都证明了目前中国积极引进外资有利于缩小区域城乡收入不均等;从传导机制看,FDI通过增加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扩大了城乡收入不均等;通过扩大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缩小了城乡收入不均等;通过推动贸易自由化扩大了城乡收入不均等,且FDI通过推动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区域城乡收入不均等产生的效应最大。从东中西部地区的实证分析来看,FDI的引入有利于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城乡收入不均等,但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中部地区收入不均等。从东中西地区模型的交互项系数可以看到,FDI通过增加第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扩大了西部地区城乡收入不均等,但有利于缩小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城乡收入不均等;通过增加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缩小了东中西部各地区城乡收入不均等;通过增加进出口额扩大了各地区城乡收入不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