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高新技术的发展,让“智慧”融入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中,“智慧治理”是基于一系列高新技术衍生出来的新治理方式。李克强总理在2015、2016两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提到“互联网+”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社会治理模式正在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要“深刻认识互联网在国家管理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让信息化手段“辅助决策施政”。“智慧治理”的发展应用,是顺应时代的要求,也是历史的必然。然而智慧治理时代,各种技术已经发展到了更加人性化的程度,人们获取消息的渠道更加广泛,而且难度极大降低,大数据的出现,让人们所有的信息都以数据化的形式在网络之间永久保存,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属于公民个体或者公民群体的隐私信息。这些信息的泄露会给公民个体或群体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有的是利益的损失,有的是生命的代价。此外,“智慧治理”本质是主要通过人工智能分析、挖掘所谓的共享信息和数据来辅助治理、决策,这些共享的信息与数据同时也是能够识别公民个人身份和涉及公民个体的隐私的数据。在智慧治理中,如果能把公民隐私保护好的话,不仅能够减少社会上的违法行为,保障公民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更能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在智慧治理的背景下,对公民隐私的保护进行研究。“智慧治理”作为一种治理模式,应当也要在法治的范围内,既要治理,也要保护。所以在“智慧治理”中,尤其是需要大数据的时代中,保护好公民隐私,“智慧治理”才能更符合“法智”。因此本文主要通过对了解智慧治理的发展,研究智慧治理的流程,通过智慧治理的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算法、决策应用以及云系统外部的威胁等环节入手,结合个案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认为在智慧治理中对公民隐私保护是有必要的,并分别从正向源头和反向监督提出相应的隐私保护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