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恶性肿瘤是世界致死率排名第二的疾病,我国恶性肿瘤致死率占总死亡率的1.269‰。紫杉醇(Ptx)是一种抑制细胞微管解聚的一线抗肿瘤植物药。汉防己甲素(Tet)是从中药粉防己中提取的双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本实验组前期实验证实Tet通过诱导细胞内氧化应激(ROS)发挥抗癌作用。目前紫杉醇试剂存在靶向性低及副作用大等问题,如何在减少药物副作用同时增强其疗效是抗肿瘤药物新剂型研发的重要问题。目的:本实验中,成功构建了“Carrier free”的自组装紫杉醇纳米微球(Ptx-NPs)及“ROS响应性释放”的紫杉醇-汉防己甲素双药纳米微球(P/T-NPs)两种纳米载药系统,并通过肺腺癌和(或)胃腺癌肿瘤模型验证了载药纳米微球在肿瘤治疗中的优势,并探索了其作用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实验的第一部分中,选用肺腺癌细胞株A549构建体内外肿瘤模型,用MTT法及细胞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对比Ptx-NPs与裸药Ptx在肺腺癌中的细胞毒效应。通过AO/EB及Annexin V-FITC/PI染色定性定量的分析Ptx-NPs诱导的细胞凋亡水平;并进一步用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在裸鼠肺腺癌模型上动态检测Ptx-NPs对体内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在实验的第二部分,首先合成负载紫杉醇及汉防己甲素的载药纳米微球。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动态光散射仪、Zeta电位检测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P/T-NPs理化性质。MTT法检测P/T-NPs细胞毒效应。流式细胞术检测P/T-NPs对细胞ROS水平的作用。利用电镜、MDC/EB荧光染色、LC3Ⅱ转染细胞株及免疫印迹测定自噬及其相关蛋白的变化。通过ROS抑制剂及自噬抑制剂干预了解P/T-NPs、自噬及氧化应激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及讨论:在第一部分具有“Carrier free”特性的紫杉醇纳米微球(Ptx-NPs)的实验中,Ptx-NPs与Ptx裸药均表现出具有浓度依赖性的细胞毒效应,Ptx-NPs的抗肿瘤效果略高于裸药Ptx。Ptx-NPs具有更强效的凋亡诱导作用,可更有效的调控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肺腺癌体内模型同样验证了Ptx-NPs比Ptx裸药更为有效的抑瘤效果。Ptx-NPs具有高载药量、高水相溶解度、无载体毒性及缓释等特性。Ptx-NPs可强效的肿瘤抑制作用可能与Ptx-NPs纳米载药系统的特性及纳米粒子在肿瘤组织中滞留产生的EPR效应有关。在实验的第二部分,对于具有“ROS响应性释放”的紫杉醇-汉防己甲素双药纳米微球(P/T-NPs),首先发现Ptx-NPs具有浓度依赖性及时间依赖性的细胞毒效应。进一步验证P/T-NPs可显著诱导细胞内氧化应激(ROS),同时增强细胞内自噬。MTT检测发现自噬抑制剂和抗氧化剂分别与P/T-NPs联用,均可使P/T-NPs的细胞毒作用被削弱。进一步用抗氧化剂干预实验组细胞,发现细胞内自噬水平下降,证明P/T-NPs可通过诱导氧化应激,产生自噬性细胞死亡。在P/T-NPs载药系统进入肿瘤组织细胞后,物理包埋的Tet可迅速释放,刺激细胞产生氧化应激。P/T-NPs中对ROS敏感的酮缩硫醇基团响应性断裂、大量紫杉醇分子游离,发挥强效的肿瘤杀伤作用。结论:本文中所构建的两种载药纳米微球通过其结构及表面修饰的特性,在体外及体内实验中均表现出较裸药更优越的抗肿瘤效果。因此,构建稳定的、低毒性及具有一定靶向性的纳米载药体系,是抗肿瘤药新剂型研发的新方向,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