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人乳为婴儿最佳食品,它能够提供0-6月龄婴儿几乎所有营养成分。人乳中B族维生素是纯母乳喂养婴儿摄入的唯一来源。人乳中B族维生素的水平将直接关系婴儿的健康。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关注人乳中B族维生素的水平。目前的研究涉及到影响人乳中B族维生素水平的因素主要有哺乳阶段、膳食因素、社会经济学因素、农村和城市等。人乳中B族维生素的研究方法方面,主要有微生物法、化学法、放射分析法、免疫分析法、HPLC法,2012年有人首次应用UPLC/MS-MS方法分析了人乳中5种游离B族维生素的水平。然而目前的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乳样采集缺乏标准化(如任意次乳样或几毫升乳样);样本量较小,缺乏代表性;分析方法通常一次只能测定一种维生素、前处理复杂、分析周期长、检测成本高;较少的研究测定了人乳中黄素腺嘌呤二核甘酸(FAD)的水平。因此开发一种高效、快速、准确的方法,进行大样本人乳中B族维生素水平的分析,将有助于了解人乳中B族维生素的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指导乳母膳食,改善婴儿健康状况,为修订婴儿B族维生素适宜摄入量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对象和方法通过优化质谱参数、分析柱、流动相、前处理方法等,建立了·UPLC-MS/MS法分析人乳中B族维生素水平,用回收率、准确性、精密度、检出限、线性范围、稳定性、基质效应等因素进行了方法学确认。从中国母乳成分数据库样品中抽样,抽取1778份母乳样品,采用UPLC-MS/MS法分析了1778份人乳样品的B族维生素水平,按不同哺乳阶段、20个调查点、全国11省、6大区域、南北地区、农村和城市、沿海和内陆进行了描述和归纳。描述不同乳母学历、经济水平、分娩方式、体格测量、膳食摄入指标下的人乳样品中的B族维生素水平,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不同指标下人乳中B族维生素水平的差异;分析两因素间的相关性,通过线性回归方程筛选出人乳中的10种B族维生素水平各自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UPLC-MS/MS方法前处理简单,线性范围拟合良好,准确度为98.4-108.0%,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分别为3.4-19.9%和5.9-18.1%、稳定性好,达到分析要求,适合大批量人乳样品多种B族维生素同时分析。初乳、过渡乳、成熟乳中B族维生素水平的中位数依次分别为:硫胺素(5.0μg/L、6.7μg/L、 27.2 μg/L),核黄素(29.3μg/L、41.5 μg/L、32.2μg/L),烟酸(464.2 μg/L、675.1 μg/L、635.7 μg/L)、维生素B6(4.7μg/L、18.8μg/L、70.3μg/L)、FAD (808.7 μg/L、1174.6μg/L、1023.9 μg/L)、泛酸(1770.9 μg/L、2628.3 μg/L、2119.4 μg/L)。目前分析的人乳中B族维生素水平在初乳阶段水平均是最低的,硫胺素和维生素B6水平随哺乳期增大而增大,核黄素、烟酸、FAD和泛酸水平随哺乳期增大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整个哺乳阶段里,农村乳母的硫胺素、核黄素和烟酸水平低于城市乳母,农村乳母的维生素B6水平高于城市乳母,城市乳母的FAD水平与农村乳母相近,农村乳母的泛酸水平在哺乳期0-30天里高于城市乳母,30天以后二者差异逐渐变小。沿海地区乳母乳汁的硫胺素、核黄素和烟酸水平高于内陆地区乳母,沿海地区乳母乳汁的FAD、泛酸和维生素B6水平低于内陆地区乳母。影响人乳中B族维生素水平的因素主要有哺乳阶段、膳食、地区、沿海和内陆、农村和城市、乳母学历、乳母职业、分娩方式。省份地区因素影响人乳中10种B族维生素水平;哺乳阶段影响人乳中除FAD以外的9种B族维生素水平,膳食因素影响人乳中除核黄素以外的9种B族维生素水平,乳母学历影响人乳中核黄素、泛酸、吡哆胺、生物素水平;乳母职业影响人乳中核黄素、泛酸水平;沿海和内陆地区影响人乳中硫胺素、吡哆醛、FAD、吡哆醇、吡哆胺水平;农村和城市影响人乳中尼克酰胺、吡哆醛、FAD、尼克酸、吡哆醇水平;分娩方式影响人乳中泛酸和吡哆胺水平。结论本研究建立了高效、快速的UPLC-MS/MS法分析人乳中10种B族维生素水平,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精密度;分析了全国1778份人乳样品,首次系统报道了全国20个调查点、11省份、6大区域、南北地区、农村和城市、沿海和内陆、不同哺乳阶段的人乳中B族维生素水平;研究发现人乳中B族维生素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哺乳阶段、膳食、地区、沿海和内陆、农村和城市、乳母学历、乳母职业、分娩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