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群文阅读的教学形式在我国悄然兴起。目前的群文阅读教学形式相比传统的教学形式而言,在提高阅读效率、促进学生思维构建、扩宽学生知识面等方面拥有着巨大的优势,但群文阅读教学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影响尚不明确。小学阶段是人格塑造、丰富知识的黄金时期,而阅读是青少年接触世界、丰富知识的主要形式,其中阅读兴趣在学生阅读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群文阅读这一新的教学形式的兴起势必对学生阅读兴趣产生影响,但目前还比较欠缺群文阅读对学生阅读兴趣影响方面的研究,尚不清楚群文阅读对小学生阅读兴趣是否有显著的影响,更不清楚群文阅读对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影响是正向的还是反面的。针对以上群文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在国内外已有的群文阅读和阅读兴趣研究基础上,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对群文阅读对小学生阅读兴趣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群文阅读对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影响显著性;群文阅读课频率对小学生阅读兴趣产生的影响;群文阅读对小学生阅读兴趣产生影响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学生语文水平和学生对阅读学习的重视程度的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本研究选用的数据来自硕士就读期间参加的群文阅读课题组,共4500个样本,所选取的样本均来自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小学(其中也有未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班级),样本的年级为4、5、6年级。本研究主要采用方差分析法,此外还用到了中介效应检验及调节效应检验等方法。通过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1)群文阅读对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影响是显著的。(2)群文阅读对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影响是正向的;无群文阅读教学时学生阅读兴趣低于有群文阅读教学时学生的阅读兴趣;不同群文阅读课次数下学生阅读兴趣有显著性差异,并且在每月上3-5次群文阅读课时,学生阅读兴趣水平最高。(3)在群文阅读对学生阅读兴趣产生影响的过程中,学生的语文水平既不是中介变量也不是调节变量,学生对阅读学习的重视程度是中介变量但不是调节变量,其中介效应占到了总效应的68.2%,是部分中介作用。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在理论方面,首次探索了群文阅读与阅读兴趣的关系,能对群文阅读的理论发展提供一些帮助;在实践方面,探明群文阅读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影响模式能对一线教师的群文阅读教学提供有效的建议,更能对群文阅读的进一步发展与推广提供依据和参考,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综上,本文运用教育测量与评价方法初步探索了群文阅读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影响模式。但由于时间有限和相关研究的缺乏,指标维度不够全面,效应分析不够深入,今后可继续对进行更全面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