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肿瘤光热治疗/成像的异质结构纳米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来源 :青岛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feixiete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热治疗(PTT)是选择性光热消融癌细胞而不损伤正常细胞的微创方法。为了确定肿瘤的准确位置和大小,从而实现肿瘤治疗的可视化,研究一种可以同时进行光热治疗和成像的双功能纳米材料尤其重要。本论文分别制备了AgI-Ag2S异质结构纳米颗粒、Gd-C纳米颗粒,并用XRD、TEM和HTEM等测试方法对其形貌和成分进行了表征,测试了其光吸收和光热性能,计算了其光热效率;同时研究了Gd-C纳米颗粒在活体兔颈部淋巴部位的核磁成像情况。结果如下:1.本文以Ag I纳米颗粒作为模板,以硫代乙酰胺作为硫源,原位硫化制备了AgI-Ag2S异质结构纳米颗粒。合成的AgI-Ag2S异质结构纳米颗粒在500 nm至1100 nm的光谱范围内有强吸收,比相应的AgI和Ag2S纳米颗粒有增强和增宽的光吸收特性。在功率为420 mW的808 nm和1064 nm激光照射下,质量分数为0.01 wt%的AgI-Ag2S异质结构纳米颗粒悬浮液的最大温升分别为26.7℃和27.8℃,相应的光热效率分别为33.4%和28.9%。对于太阳模拟实验,上述悬浮液的太阳热效率为50.6%。由于AgI-Ag2S异质结构优异的光吸收和光热转换特性,使得其在光热治疗和太阳能收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2.将GdCl3·6H2O和柠檬酸(CA)在乙二胺的存在下通过一步法制备得到Gd-C纳米颗粒。所制备得到的Gd-C纳米颗粒为粒径分布在50-100 nm的类球形颗粒,FTIR和XPS证明钆元素已成功掺入Gd-C纳米颗粒,并且Gd3+的化学结构未明显改变。Gd-C纳米颗粒在近红外区域有一定强度的吸收;含有1.0 wt%Gd-C纳米颗粒的水悬浮液在420 mW的808 nm激光照射下最大温升为28.0 oC,计算其光热效率为30.0%。Gd-C纳米颗粒作为间质磁共振显影剂,能以较小剂量快速有效地显示颈部淋巴结及淋巴管的形态及走形特征。Gd-C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光热转换和成像性能,为颈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和光热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及依据。
其他文献
稀土矿的传统碳热氯化工艺(1000℃~1200℃),因其产物中含有大量稀土氟化物和碱土金属氯化物,并具有一定量的放射性元素,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在80年代已停止使用。 本课题以包钢
本文利用旋涂法,在温和条件下于氧化亚铜(Cu2O)薄膜表面分别修饰了氧化锌(ZnO)和钴氧化物(CoOx),考察了表面修饰对薄膜在水溶液中光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可能的机理。工作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中,我们在Cu2O薄膜表面引入了一层ZnO,研究了修饰ZnO对Cu2O薄膜在水溶液中光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 AS
瓜环,作为一类新型分子受体,在分子识别、超分子组装与自组装等方面已初步显现出良好的发展潜力。通过将瓜环与不同类型的客体分子作用(即主客体作用)可以帮助解释瓜环与客体分
玻璃幕墙、汽车等户外表面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被污染物污染和受到酸雨侵蚀,这些表面的清洁和维护浪费巨大的人力成本,因此具有疏水性能的涂层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国防等领域中。聚硅氧烷是一类具有抗腐蚀、抗老化等性能的低表面能物质,常被用来作为原料制备疏水涂层。本文研究了可用于户外表面、具有疏水性能的硬质涂层。制备出了具有表面硬度高、疏水性良好、涂层附着力强、抗老化及抗腐蚀性好,能室温固化的疏水涂层。研究了
相变材料(PCMS)是指随温度变化而改变形态并能提供潜热的物质。由于此类材料在相变过程中温度近似恒定,可用于调整、控制周围环境的温度。在相变过程中,这种材料可以从环境吸收或向环境放出热量,从而达到热量存储和释放的目的,因此可以用来有效地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从而减少污染。相变材料按相变方式可分为固-固、固-气、固-液和液-气四大类。固固相变材料是通过材料的固固相变进行贮能与释能,相变过程中无液体或气体
聚酰亚胺(PI)是因其突出的机械性能、耐热稳定性、低介电性能以及耐化学腐蚀性等综合性能而被广泛的应用在微电子、隔膜、涂料、航天航空以及粘合剂等多个领域。芳香族PI分子
本文以高通量药物筛选发现的天然产物分子为研究起点,结合PTP1B催化分子机制和其结构信息,通过合理药物设计和化合物库合成及系统的构效关系研究,首次发现具有全新结构的三萜类
  佩兰作为常用中药,具有治疗伤暑头痛、无汗发热、胸闷腹满的功效。本文对佩兰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文章系统地论述了佩兰的化学成分;对佩兰甲醇粗提物的乙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