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福建省罗源霍口水库工程评价区为研究对象,采取线路调查与典型植被群系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野外实地踏勘调查,获取评价区植被群系类型、重点保护植物和古树分布信息、植被群系生物量数据以及土地利用现状等资料。与“3S”技术结合,通过遥感软件解译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对评价区景观类型进行分类,获得景观斑块面积、数量等信息。从植被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对评价区植被与环境关系影响进行分析,为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基础资料,并对工程建设的植物多样性保护、植被重建、景观格局优化配置等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野外调查结果表明:评价区植被类型可划分为3个植被型组、4个植被型,10个植物群系。包括米槠林、青冈林、柯林、巨尾桉林、马尾松林、杉木林、毛竹林、台湾桂竹林、斑茅灌草丛、五节芒灌草丛等,以及柑橘林、柚林等人工植被。研究区域还发现有5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4种古树。传统多样性指数与2个分类学多样性指数比较分析表明:2个分类学多样性指数比传统多样性指数具有优越性,传统多样性研究表明米槠林群系多样性较高,巨尾桉林群系内物种分布最均匀。分类学多样性结果反映评价区整体植物物种分类学多样性较为丰富,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物种的分类学多样性的高低与样方内植物物种数无相关性。借助“相对生长法”生物量模型对评价区工程建设前后植被生物量评估结果表明,该评价区总面积为10420.65 hm2,总生物量(不含水生生物的生物量)1201807.78t,该项目涉及占用陆域面积1207.703 hm2,占用生物量63098.07629 t,占评价区总生物量5.25%,此外,随着主体工程的完成,通过对临时占地的生态恢复和植被重建,将恢复部分损失的生物量,虽然工程建设前后植物总生物量有所减少,但所占比例不大,变化幅度较小。项目建设对评价区森林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在可承受范围之内。调查结果表明:评价区维管束植物137科,404属,742种。其中蕨类植物30科55属104种,裸子植物6科7属12种、双子叶植物90科290属555种,单子叶植物11科52属71种。评价区维管束植物多样性较为丰富。区系成分较为复杂,热带成分占主导地位,尤以泛热带成分最为丰富,温带分布也占有一定比例。通过对项目评价区景观多样性分析和景观生态系统稳定性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评价区景观呈现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导景观,其他景观镶嵌分布的格局,随着景观面积增大,景观分离度指数减小,整体景观完整性较好,破碎化程度较低。工程建设对景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较小,对其恢复稳定性和阻抗稳定性均无不可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