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装芯片技术中无铅凸点电迁移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o0osjo0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倒装芯片封装技术逐渐成为半导体芯片制造中晶圆级封装的主流。电子封装密度的不断提高以及电子产品的进一步微型化,微凸点直径和凸点之间的间距日益变小,导致互连焊点中的电流密度的持续增长,并达到了 104A/cm2甚至更高。超过这个临界电流密度,微凸点互连焊点内部会发生电迁移现象,同时伴随着一系列互连可靠性问题,因此电迁移失效成为芯片可靠性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从环境保护的要求出发,倒装芯片封装技术将逐渐使用无铅焊料合金代替 Pb-Sn 合金。所以,本论文主要研究了电流密度、UBM 厚度和温度对无铅 Sn/3.5Ag/0.5Cu 焊料合金电迁移的影响。论文简述了半导体芯片互连凸点的电迁移现象及其基本理论,综述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设计了倒装芯片封装技术中无铅凸点电迁移的研究内容和试验方案。进行了电迁移的试验研究和数值计算,并且深入探讨和分析了影响电迁移的因素。研究发现,当电流密度超过电迁移门槛值时,电流密度的增加显著的减短了中值失效时间。这主要是由于更多的电子推动原子迁移,从而使得空洞更容易聚集和扩展,产生失效。电流密度聚集通常出现在 UBM 和凸点的界面,由此引起的焦耳热效应加速了失效过程。试验表明,Ni/Au 膜的 UBM 减缓了电迁移过程,UBM 较厚的试样电迁移比 UBM较薄的试样长。电迁移电压-时间曲线都有三个阶段:电压的稳定上升阶段,电压的波动阶段和快速失效阶段。这三个阶段分别对应不同的电迁移过程,即空洞的形核阶段、空洞的聚集扩展阶段和熔断失效阶段。另一个独特现象是 IMC 演化的极性效应。阴极处的 IMC 在电子流的作用下不断长大、剥落和迁移;迁移到阳极附近的原子产生了新的 IMC,并与阳极原来的 IMC 聚集在一起,形成 IMC 的堆积。试验还表明,热老化条件下 IMC 的长大非常缓慢,而且没有出现极性效应。IMC在芯片和基板两侧的生长速度并不显著,形貌也基本类似。
其他文献
本论文以掺Yb3+光纤激光器为研究对象,对被动锁模环形腔掺Yb3+光纤激光器进行了研究,同时也进行了普通环形腔掺Yb3+光纤激光器的研究,完成的主要工作有以下几个部分: 1.普通掺Y
迄今为止,对遗传算法的研究主要以软件实现为主,在速度上往往受到本质是串行计算的计算机的制约,使其在实时性要求高的场合的应用受到了限制。因此,采用硬件化设计具有重要的
针对能源发展战略分析中缺少定量分析的不足,将SWOT法与层次分析法结合起来建立一个完整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系统框架,分析影响能源发展的关键因素并计算各因素权重,在
随着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对电能需求量的不断增加,电力用户不仅注重电力企业的服务质量,同时也对其供电的可靠性有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从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
近十几年我国的城市建设正处于空前高速发展时期,城市中商品住宅的开发和建设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展开。在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的背景下,高层住宅建筑在节约用地、提
设计院EPC总承包模式因其能充分发挥设计的主导作用,缩短建设周期,节约项目投资而倍受欢迎,但与单纯的施工总承包相比,其造价控制工作内容更广泛、控制难度更大。本文在探讨
以鳞片石墨和聚乙烯醇为主要原料制备了改性膨胀石墨,并采用SEM、EDS、FTIR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单因素条件试验,研究了微波诱导改性膨胀石墨/H2O2催化氧化处理刚果红废水工
随着电网中大机组相继投运,多数电厂的负荷率呈下降趋势,为降低成本、降低厂用电率,国内不少电厂在辅机设备上采用高压变频装置,通过变频调速系统降低辅机用电率。本文介绍了
多芯片组件(MCM)是一种为了适应电子装备小型化、高性能、高可靠要求,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电子封装技术,其核心技术就是实现多个芯片之间高密度互连。低温共烧陶瓷(LT
呼吸是歌唱的基础,而歌唱中如何运用呼吸却是很多唱歌的人都在不断研究的问题。佛教的观呼吸是佛教修炼的基础法门,在呼吸的训练上有着独特的方法,帮助我们感知自然的呼吸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