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秦至西汉时期的兵俑发现较多,按兵种可分为步兵(A类)、车兵(B类)和骑兵(C类)三大类。每一类兵种下又可根据其在军阵中位置的不同和武器的差异分为若干型。文章在上述类型学分析的基础上,首先探讨了秦和西汉时期不同类型兵俑的组合特点、时空差异及原因,认为:军阵中兵俑从秦时的车、步、骑组合变成了西汉时的骑、步组合,且骑兵已从主体军阵中分离,成为一个独立的战斗单元,并进一步分化成两种使用不同战术的骑兵;兵俑发展的时代差异主要表现在秦和西汉时各类兵俑的作用和战术等方面,空间差异表现在兵俑军阵布局和属性上。其次,以兵俑随葬现象出发,深入讨论了兵俑随葬的渊源及其原因与意义。提出:商至战国以来墓葬中的武装殉人当是后期士兵形象俑随葬之制的渊源所在,其原因与意义主要体现在五方面:1)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事死如事生”的厚葬观念;2)是墓主生前死后权力的象征,并对墓主死后进行守护;3)是对战国以前武装殉人的进步性继承;4)体现了当时的军事配置和作战技术;5)兵俑的大规模出现也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情况、艺术氛围及陶俑制作工艺等。最后,从兵俑随葬的视角出发,探析了西汉以前的部队构成、战争形式及原因。认为,商代晚期到春秋时期是战车横行的时代,车战是战争的主要进行方式,军队的主力是车兵;战国到秦时是一个车、骑、步兵综合发展的时期,特别是步兵和骑兵的配合,在这一过程中日益崭露头角;从西汉初年开始,战车便急骤的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骑兵的全盛发展,其中,战争对象的改变,发展骑兵具有良好的物质基础、西汉政府对养马业的重视和新的骑兵冲击战术的发展和应用是西汉时期战争中骑兵一枝独秀的四个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