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化成为了排球运动的发展趋势,运动员高水平的技术发挥、紧张激烈的隔网对抗既能吸引无数的观众去享受比赛的视觉刺激,又能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更加科学化系统化的训练方法运用到排球的训练当中,极大地促进了排球技术水平的提高。发球作为排球比赛中唯一不受对方影响的技术是进攻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现代排球比赛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际排联为了解决排球比赛时间过长的问题,1999年实行每球得分制,从此彻底打破了使用了近百年的发球权得分制,新规则不再存在发球权之争,任何一个球的最终结果必然给双方以得分或失分,使比赛始终处于紧张和激烈的对抗之中。与国内其他女排队伍相比,山东女排的身材条件,身体素质及整体实力均不占优势,想要争取好成绩,就必须要有自己的特点和体系。而发球,则是向对方发起进攻、扰乱对手阵型的的第一步。在同等发球质量、同等接发球水平的情况下,发球落点区域的不同,其产生的发球效果也明显的不同。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将场地划分为九个区域对山东女排在2010-2011年全国女排联赛各个区域发球的落点的效果进行统计并细致分析。本文重点对山东女排在联赛全部十八场比赛中不同区域发球得破率统计情况、所有比赛胜场场次的不同区域得破率的统计情况、所有比赛负场场次的不同区域得破率的统计情况、区域间发球效果规律以及区域间发球效果规律与比赛制胜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得出7号位和8号位在排球比赛中的得破率较高,尤其是7号位,由于其主攻队员所在本区域以及发球队员发球顺手线正好在7号位,所以7号位更加地重要。所以,在平时的训练和比赛中,教练员要提高运动员对7号位发球的控制能力,以及兼顾其他区域的发球得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运动队的长足发展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