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兰·罗素的政治思想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纳粹上台、第二次世界大战,到核武器的使用、冷战,20世纪人类社会遭受了巨大创伤,和平、渐进、改良和文明的理想主义政治理论和实践陷入危机,政治思想陷入极度萧条时期,这一时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伯特兰·罗素是20世纪人类苦难的见证者,作为伟大的哲学家、政治思想家和政治活动家,他的政治思想是20世纪西方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示出政治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影响力。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尝试用剑桥历史学派研究进路,回归罗素政治思想的历史情境,对罗素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的变迁历程进行双重考查。这种研究进路既不是站在时代角度来反思过去,也不同于施特劳斯学派那种微言大义的文本解读。罗素的政治思想属于与主流不相符的“反对派”,加上他的政治思想批判性有余而建设性不足,频频遭到误读。罗素兼具辉格贵族和激进派的身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以反战主义者的身份参与政治。他以人类社会整体的善为评判标准,反对正义战争理论和绝对和平主义,提出相对政治和平主义;罗素对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争论有着不偏不倚的评论,他反对人类追求特定类型的社会主义,主张社会主义的多元进化;罗素最大的贡献在于警告人类避免核危机,将核战争视为当时人类社会的最大威胁;他将和平视为20世纪的首要美德,主张运用国际主义的视角来保存人类社会的未来。罗素于1919年访问中国,他珍视东方文明,提出文化的多元主义,反对中国的全盘西化或者排斥外来文化,主张中国的政治进步在于自身文明的进步和吸收西方长处的结合。罗素极大充实了 20世纪的政治思想。罗素政治思想呈现了 20世纪政治变迁的另一个面相,即,寻求人类社会整体幸福的可能性。21世纪的政治形势与上个世纪已经大不相同,但是旧问题仍然以新的形式阻碍着社会发展,局部战争仍然继续,世界和平的愿望仍然遥不可及。既然20世纪的难题尚未解决,罗素的警告仍然有效。
其他文献
论文从修辞学的角度出发研究西塞罗的政治哲学。之所以采用这样的思路,主要是基于对西塞罗政治哲学本质特征的理解。作为希腊哲学的忠实爱好者,西塞罗象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一样
为了进一步普及国防教育知识,2008年9月10日,铁道部计划发展司、铁道部直属机关党委和中国铁道学会在铁道部机关共同组织了国防教育报告会。报告会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
《中国中医药报》2015年12月24日讯:2015年12月21日,在云南昆明召开的首届中国中医药新媒体传播峰会暨互联网+中医药战略研讨会上,由近百家中医药医疗机构、院校等单位参加的全
<正> 自1961年8月15日建成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线宝凤段,到2003年已经42年了。在这42年中,我国电气化铁路建设有了迅速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四十余年建设历程
本文介绍了一种针对室内盆栽自动浇水装置的原型设计与实现方法。该自动浇水装置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含传感器信号采集与处理、LCD显示、人机交互、输出驱动接口等电路,结合
本文所研究的对象是日本民间故事中的禁忌题材。禁忌题材作为民间故事的一个基本元素,不仅可以支持起许多鲜活的故事内容,而且通过这些禁忌内容也可以反映出当时的社会背景和
酷暑中解读薛宗碧的《越过山水》,竟会感到有静心的凉意。这凉意自然是来自薛宗碧笔下的清凉山水。但《越过山水》并不是现代山水诗 ,而是借山水意象表现人生哲理。也就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