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纳粹上台、第二次世界大战,到核武器的使用、冷战,20世纪人类社会遭受了巨大创伤,和平、渐进、改良和文明的理想主义政治理论和实践陷入危机,政治思想陷入极度萧条时期,这一时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伯特兰·罗素是20世纪人类苦难的见证者,作为伟大的哲学家、政治思想家和政治活动家,他的政治思想是20世纪西方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示出政治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影响力。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尝试用剑桥历史学派研究进路,回归罗素政治思想的历史情境,对罗素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的变迁历程进行双重考查。这种研究进路既不是站在时代角度来反思过去,也不同于施特劳斯学派那种微言大义的文本解读。罗素的政治思想属于与主流不相符的“反对派”,加上他的政治思想批判性有余而建设性不足,频频遭到误读。罗素兼具辉格贵族和激进派的身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以反战主义者的身份参与政治。他以人类社会整体的善为评判标准,反对正义战争理论和绝对和平主义,提出相对政治和平主义;罗素对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争论有着不偏不倚的评论,他反对人类追求特定类型的社会主义,主张社会主义的多元进化;罗素最大的贡献在于警告人类避免核危机,将核战争视为当时人类社会的最大威胁;他将和平视为20世纪的首要美德,主张运用国际主义的视角来保存人类社会的未来。罗素于1919年访问中国,他珍视东方文明,提出文化的多元主义,反对中国的全盘西化或者排斥外来文化,主张中国的政治进步在于自身文明的进步和吸收西方长处的结合。罗素极大充实了 20世纪的政治思想。罗素政治思想呈现了 20世纪政治变迁的另一个面相,即,寻求人类社会整体幸福的可能性。21世纪的政治形势与上个世纪已经大不相同,但是旧问题仍然以新的形式阻碍着社会发展,局部战争仍然继续,世界和平的愿望仍然遥不可及。既然20世纪的难题尚未解决,罗素的警告仍然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