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2015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十二五”规划阶段,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对于城市的生态环境产生了诸多“副作用”,城市环境问题严重影响着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危害着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2008年北京市政府大面积启动“平改坡”工程。然而,从生态效益角度出发、从城市健康、长远发展的视角来看,“平改绿”较“平改坡”更具有优势。“平改绿”,即在平屋面上实施绿化工程,也即屋顶绿化。本次北京市屋顶绿化植物选择与配置研究,是在已建成的屋顶绿化项目植物配置调研的基础上,就植物材料选择应用的种类、长势及景观表现进行对比分析、归纳和总结。首先,根据屋顶绿化的类型,选择较为典型的工程案例。其次,针对调研项目进行汇总整理,将调研资料分为三个层面进行比较分析。第三,向相关专家、研究人员咨询北京市屋顶绿化中植物选择与配置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所选案例的景观评级等。第四,总结影响屋顶绿化植物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选择原则、配置要点,提出北京市屋顶绿化适用植物品种推荐表。本次屋顶绿化生态效益的研究分为三个部分:(1)屋顶绿化种植基质蓄水量测定;(2)屋顶绿化不同材质热辐射效应测定;(3)屋顶绿化生态经济效益分析。(1)屋顶绿化种植基质蓄水量测定:通过实验定量测定屋顶绿化常用无机种植基质与地面绿化、地下车库顶板常用的田园土进行比较。研究成果可以:①为屋顶绿化养护灌溉用水量提供参考依据;②通过记录不同厚度种植基质蓄水前后的质量变化,为今后城市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提供参考依据;③推算屋顶绿化截留雨水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并说明屋顶绿化在缓解城市雨洪压力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2)屋顶绿化不同材质热辐射效应测定:在晴朗夏日,通过热像仪监测植物、水体、铺装、园林小品设施等不同材质,在全天主要时间段内热辐射的变化值。研究发现,监测对象的材质、朝向、受光面积、表面肌理或所处小环境,会导致温度变化幅度和速率的较大差异。研究进一步通过比较植物、水体与其他建筑材料的温度变化值,直观地说明屋顶绿化对减少热辐射,降低大气环境温度,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并对今后屋顶绿化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依据。(3)屋顶绿化生态经济效益分析:借助《北京园林绿化生态效益定量评价》软件,录入不同类型屋顶绿化案例的植物配置数据,模拟计算其在固碳、释氧、吸热、滞尘等方面所产生的综合生态效益,并将其折合为相应的经济收益,为北京市屋顶绿化的良性、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