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临床沟通技能是医学生在临床实践中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目前,我国对于医学生临床沟通技能的现状研究较少,调查方法以问卷调查较为常见,量表评价和访谈评价很少,深入了解本科生的临床沟通能力较为局限。目的本研究以CIPP评价模型为理论框架,依据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和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中的临床沟通技能的内容要求,从背景、输入、过程、结果四个方面调查昆明医学院本科生临床沟通能力的培养现状和昆明医学院实习医生临床沟通能力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为昆明医学院临床沟通能力教学改革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依托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在系统回顾了国内外本科生临床沟通能力培养和评价文件的基础上,采用文献分析法对对昆明医学院临床沟通培养需求进行背景评价;采用个人深入访谈法对昆明医学院临床沟通培养进行输入评价、过程评价;采用专家咨询等研究方法,制订临床沟通能力评价量表;采用360度反馈评价法和观察法,对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第二附属医院的实习医师临床沟通能力进行结果评价。结论根据CIPP评价模式的核心内容,研究结果显示我校目前临床沟通能力的教学目标不完善,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侧重于临床沟通的理论。本校实习医师的临床沟通能力一般,临床沟通的过程中表现出的态度较好,沟通内容上“只重视疾病”,沟通技巧不熟练,对病人的关注和理解不够,沟通控制能力不强。本研究认为在研究中采用的评价方法和评价工具是现实可行的。建议在我校今后的医学生的培养中,应参照《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和《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中对临床沟通能力的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设定医学生临床沟通能力的教学目标,开设临床沟通的必修课程,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计划,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在临床沟通教学中建立临床沟通能力的评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