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还是减持——基于重组失败公司的分析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bmh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并购重组作为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无疑将对企业融入资本市场、加快资源整合及拉动内需产生良好的效果。西方通过5次并购浪潮,有力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了社会资本的集中和企业结构的变迁。2014年,在我国经历了国企改制、外资并购阶段后,以上市公司为主导的并购已然成为中国境内资本市场的主旋律。这一年,上市公司并购数量和交易金额都呈现出大幅增长,充分体现了上市公司并购的市场化特征。在经历了并购重组的热潮之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失败率也居高不下,在高失败率的背后,似乎隐藏着一些没有被明确披露的原因。  另一方面,自从股权分置改革以后,中国证券市场出现了新的股权流通方式,但是随之而来的大股东减持问题成为理论和实务界研究的热点,造成了很大的影响。A股遇到大股东高额减持通常会对市场信心形成冲击,使中小股东猝不及防。在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等情况下,部分大股东和高管在重要公告敏感期进行交易,在股价高位套现,低位抄底,从而获利不菲。但这也造成了其他中小股东的利益损失,这就导致了整个证券交易市场的严重不公平,影响我国的证券市场平稳和市场经济建设。  据此,本文首先从我国现今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高失败率入手,针对我国近年来并购重组发展趋势及并购重组失败数量变动趋势进行分析,对并购重组动机及失败原因提出合理的解释。其次,运用事件分析法对所有上市公司披露重组公告后的市场反应进行研究,分析上市公司重组信息的披露对公司股价的影响,并尝试揭示上市公司大股东在公告后进行的减持是否存在明显的时机选择,是否存在高位套现行为。再次,本文针对A股市场大规模解禁后出现的大股东减持现象,选择了重组失败案例——威华股份并购赣州稀土进行了详细分析,重点探讨并购重组案中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利用自身优势,借并购重组信息抬高价位减持股票套取现金的行为。最后,结合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现状以及大股东减持掏空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分别从上市公司自身角度、监管机构以及相关政策法规角度提出相应的建议。
其他文献
高技术企业作为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其主导技术或核心产品的成功往往能带来高于平均水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具有高渗透性、高附加值、高增
气温持续回升,很多人选择户外赏花游玩,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同时,更要避免悲剧的发生.下面分享两个病例.这两个病例都是我亲身经历,结局是一死一活.这两个病人在垂死一刻完全不
期刊
国有中小企业改革在经历了若干的尝试以后,进入了民营化改制的阶段。本文在归纳总结前人所作的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剖析公平与效率争论的聚焦点——职工持股问题,尝试着提出了
随着经济消费的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跨越发展,金融业已进一步对外实行开放性,银行的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但随着利率市场化和金融市场多元化的发
企业投资,是企业创造价值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并购是企业投资的方式的一种,并购是否创造价值,如何创造价值,受何种因素的影响是近20年来国内外理论与实务工作者孜孜不倦研究的内容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组织间的竞争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这为组织发展带来了严峻的考验,能否获得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对其生死存亡至关重要。而员工作为组织中基本单元,其创
公司治理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各国因历史传统、文化背景、政治经济制度的不同而表现出迥然有异的治理模式。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各种治理模式先后起到不同的主导作
民营企业在我国众多的经济成份中,具有其特殊的企业特性。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改革民营企业收入分配机制,强化民营企业人力资本薪酬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