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丰镇遗址位于河北省沧州黄骅市东25公里,分布在羊二庄乡海丰镇村与杨庄村之间,于2000年、2003年、2005年分别进行过三次发掘,目前只有2000年发掘资料出版了发掘报告书,后两次发掘没有发表资料。由于种种原因,报告书只是按照单位发表了遗物,没有对瓷器做进一步研究。笔者参加了2000年度发掘资料的整理工作,对这批资料进行了细致的观摩。故本文以2000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沧州市文物管理处和黄骅市博物馆对黄骅市海丰镇遗址发掘所获(其中包括灰坑74座,灰沟5条,建筑基址10余座,水井1眼,灶15个,道路3条,砖筑遗迹2处以及大量的瓷片、砖瓦等各类遗物)为依据,对这批材料中的金代瓷器(以原报告中所定年代为准)进行类型学研究,进而对其窑口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讨论该遗址所出金代瓷器的特点。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概述海丰镇遗址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情况。首先对以往海丰镇进行的考古发掘情况进行回顾;继而从史地理研究、海丰镇遗址研究及资料发布情况三方面展开介绍。第二章对海丰镇遗址出土的瓷器进行类型学分析。本章将瓷器按照釉色品种分为白瓷(包括化妆白瓷和精细白瓷)、黑瓷、青瓷、钧瓷、青白瓷、红绿釉、黄绿釉、绿釉、黄釉,在各釉色品种下对器物进行型式分析。第三章是对出土瓷器窑口的辨别。海丰镇遗址出土瓷器的窑口主要有磁州窑、定窑、井陉窑、耀州窑,除此之外还有当阳峪窑、磁村窑、鹤壁集窑、钧窑、景德镇窑等。第四章为相关问题研究。本章主要讨论3个问题:第一,瓷器窑口构成特点,对海丰镇遗址报告中所报道的瓷器,在辨别出窑口的情况下,按窑口统计瓷器各类型所占比例,分析当时瓷器的贸易需求;第二,各窑口器类器形的特点,将可辨别窑口的器形进行统计,分析海丰镇遗址中所出土瓷器器形的特点,从而判断其使用人群。第三,出土瓷器墨书、划痕的用处,通过对有墨书、红色划痕标记的器物进行总结,探讨其标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