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内河与城市的发展和建设息息相关。作为城市的蓝色基础设施,城市内河承载着多种重要功能。目前我国大量的城市内河正面临着严峻的问题和挑战。尤其在北方寒地城市,河道硬化渠化、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丧失、公共空间品质差等问题备受关注。而现阶段我国城市内河改造仍以防洪排水为主要目标,研究范围常常局限于河道尺度,缺少从流域宏观视角切入,对河流沿线进行系统分析。近年来随着我国各大城市洪涝灾害问题日益突出,低冲击开发和海绵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城市内河的生态化改造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以哈尔滨马家沟河沿线为研究对象,从生态化视角探讨了其改造的方法和策略。研究首先通过文献梳理,总结国内外城市内河的研究进展和实践案例,再对马家沟河沿线进行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和分析土壤、植被、水体、动物及周边用地等情况。使用Arc GIS与Fragstsats对马家沟河沿线进行生态图底分析、雨足迹分析。将马家沟河地区与全球范围内生态条件较好的城市内河及其周边地区进行对比分析,探究马家沟河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研究提出了整体系统性、亲自然生态、生物多样性、寒地适应性等4个改造原则,并针对马家沟河沿线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等3个层面提出具体的改造策略。在宏观层面上,从流域尺度入手,针对马家沟河沿线200-300m范围内对河流生态系统产生影响的元素如周边用地、建筑、道路等进行控制和约束,以维护马家沟河周边健康、可持续的生态基底和景观格局。在中观层面上,从河流廊道入手,目标是打造马家沟河的5大系统:生态岸线系统、气候防护系统、开放空间系统、滨河景观系统,以形成生态健康、物种丰富、环境舒适、景观良好的马家沟河生态系统。在微观层面上,针对马家沟河提出小尺度的详细设计,包括生态驳岸、植物种植、雨雪收集、人工湿地与生态浮岛、生物多样性、水系子槽、河流景观等内容,为河流沿线重要节点的生态改造提供设计策略。最后针对马家沟河沿线生态化改造策略如何落实,提出了实施方法、分期计划和管理维护措施,以期为马家沟河沿线生态化改造提供可操作的引导和借鉴,促进“与水为友、水城共生”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