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建筑及高架电气设施的减震控制研究

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eidolonf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电力建筑的特殊性,需要较大的空间放置变电设备,工艺要求比较严格,而且由于需要在竖向布置电缆,楼面局部需要开很多电缆槽,这些都将引起结构具有非对称的刚度或质量分布,在地震作用下这类建筑的扭转运动将耦合横向运动,加重建筑物的破坏。针对该类建筑扭转问题,结合作者所在课题组提出了序列最优控制算法,本文实现了该算法对电力建筑扭转耦联地震响应控制。通过对一双向偏心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变电站主控通信楼地震反应控制分析表明,表明该算法不仅能有效地控制通信楼的平移地震反应,而且能更有效地抑制结构的扭转耦联地震反应。因而在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控制算法是结构振动控制器的核心,一套控制效果优良的控制系统必须有比较优良的控制算法。针对土建结构振动控制问题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使得许多控制算法研究成果无法应用于工程实践当中,因此研究适用于土木工程振动控制器的控制算法是实现振动控制器工程应用的关键所在。模拟地震波输入结构的过程,在每一个时间步长建立控制目标函数,推导出了一种更为一般的最优控制算法——单步预测最优控制算法,并采用状态转移的数值方法对其加以实现。所获得的最优控制力表达式同时包含了当前时间步长初时刻结构响应和地震激励两部分的影响,从概念上改进了现有的最优控制算法;导出了最优控制力系数表达式,用代数公式取代了传统的Riccati微分方程的求解,提高了计算效率。应用MATLAB语言编制了实现该算法的计算程序,通过对安装控制器的电力指挥中心基础隔震楼的地震响应分析,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控制电力指挥中心楼的地震响应,而且该算法的控制效率优于现有的经典最优控制算法和瞬时最优控制算法,且具有更高的精度。最后通过对三种控制算法的稳定性分析,表明三种控制算法都是稳定的,但单步预测最优控制算法在相平面响应轨迹中的收敛速度是最快的,稳定性最好。针对高架电气隔震控制问题,开发出新型隔震装置,该装置水平向刚度比较小,与普通橡胶隔震支座不同的是该装置能够抵抗较大的竖向拉力,从而实现对高架电气设备的隔震。将该装置试用于330KV电压互感器的隔震控制,显示出了良好的隔震效果,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该隔震装置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在最近的二十年里,外贴FRP加固法越来越被广泛地运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加固领域。在外贴FRP加固法中,FRP与混凝土界面之间的剥离破坏是加固的组合梁失效的主要模式,因此FRP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由于使用功能方面的需要,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节点可能存在预应力钢筋张拉锚固布置复杂,预应力筋无法穿过节点核心区锚固的情况。因此需要在梁端和柱交汇处进行水
火灾的发生不仅会破坏建筑物,而且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危害。混凝土高温性能是混凝土结构设计的重要依据,传统混凝土的材料抗拉强度低、易发生脆性变形等缺点,在火灾
本文以纯弯为基本荷载类型,对工形梁的侧倾稳定性进行了系统分析,就截面尺寸改变对临界荷载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的参数化分析,得出了有益的结论。 本文以ANSYS作为有限元分析
钢管混凝土结构具有强度高、延性好、抗震性能优越、施工方便等特点。开展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研究,对于了解节点的力学性能,改善节点构造,促进钢管混凝土结构在地震区
柱脚是钢结构中上部主体结构与基础连接的重要节点,是决定其稳定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在结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有效地固定柱身并将柱下端的轴力、弯矩和剪力传递给基础,使上部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大量高层结构不断涌现,不规则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成为结构设计的制高点。我国又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目前仍处于地震高发期,因而扭转问题一直是结
子结构法是根据先修改后复原的思想通过分解再组装系统结构模型的一种技术,它可以用缩减自由度形式表示一个十分复杂的结构,已证明这种技术在解决大型复杂结构的动力问题,特别是
厚板筏基础由于其整体性好、调整地基不均匀沉降、能为地下室提供较大空间等优点而被广泛的应用于实际工程当中。但在设计与研究中由于要考虑筏板基础与地基土体共同作用,使其
桩基工程由于其诸多优点而在软土地基的城市建设中获得日益广泛的应用。但是管桩在沉桩过程中会对桩周土体产生挤压,并产生超静孔隙水压力,从而影响周围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等公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