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药品质评价是中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问题。本论文以临床常用,但药效物质不明确的大青叶为代表,辅以大黄蒽醌类成分为研究对象,尝试应用热力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并构建以生物活性检测为核心的中药药效活性和中药品质评价的热力学表达方法。首先用热力学方法研究了大青叶抑制病原微生物——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结果表明:大青叶水层部分对细菌有促进生长的作用;而四种有机溶剂萃取部分对细菌的生长呈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将热力学研究结果与化学分析结合,确定大青叶的药效成分是有机酸。进而用热力学分析了大青叶有机酸提取物的抑菌活性。上述热力学研究结果与常规抑菌实验基本一致。本论文首次用热力学方法研究了大黄中蒽醌化合物的抑菌活性。结果显示:五种蒽醌化合物及其结构母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大小顺序为: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 1,8-二羟基蒽醌>大黄酚>大黄素甲醚。该实验结果与文献报道基本相符。由此得出结论:热力学方法可以对中药的生物活性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进而能够作为中药生物活性物质的一种高通量筛选方法。本论文首次建立了大青叶中有机酸、多糖和氨基酸三类化学成分的集成提取方法。首次建立了同时测定大青叶中琥珀酸、邻氨基苯甲酸、苯甲酸、水杨酸和丁香酸五种化学成分含量的HPLC检测方法。本论文首次结合大青叶热力学、常规药理学实验和化学成分定量分析结果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大青叶有机酸提取物作用细菌的热力学结果与常规药理实验得到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相关性非常显著,相关系数所对应的P值小于0.0001;有机酸提取物作用于细菌的热力学参数与其所含的邻氨基苯甲酸、苯甲酸和水杨酸的含量典型相关。由此建立了以大青叶有机酸提取物抑制细菌的热力学参数值作为药效评价指标的质量控制方法,并运用此方法对各地收集的大青叶样品进行了品质评价。最后,本论文初步构建了中药品质评价的热力学方法:根据受试中药的药理药效学活性,选择合适的细菌细胞等生物模型对该中药的标准药材进行热力学研究,通过药材作用于生物模型的热谱曲线确定热力学参数,然后以此热力学参数作为药效的评价指标,对不同来源的药材样品进行优劣评价。该方法是从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出发,结合热力学的理论和方法,以生物活性检测为核心的中药的品质评价方法。该方法的建立为中药现代化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解决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