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VCI患者中失眠的患病率,VCI严重程度与睡眠障碍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以及通过中药干预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能否有效延缓病情进展,进而改善其认知障碍与睡眠障碍的有效性,与中医“异病同治”观点能否契合。方法:根据血管性认知障碍及睡眠障碍诊断标准,及中医症候积分,纳入符合条件的200例符合条件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对照组100例,治疗组100例),并从中筛选出符合条件的86例失眠症患者(对照组44例,治疗组42例)。3月后对照组脱落6例(检查不配合,其中3例为失眠患者),治疗组9例病历脱落(5例漏服,2例再发脑梗死,2例不配合,其中失眠患者2例)。最终纳入185例符合条件的VCI患者(对照组94例,治疗组91例),其中失眠患者81例(对照组41例,治疗组40例)。对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填写调查表,资料整理与统计,将全部资料输入EXCEL表,建立数据库,用SPA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根据数据性质采用t检验或非参数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结论:1.患病率分析:200例VCI患者中合并失眠的为86人,患病率为43%,对照组与治疗组各100例,对照组中失眠患者44人,治疗组中失眠患者42人,对照组中无失眠患者56人,治疗组中无失眠患者58人。2.失眠组与无失眠组不同教育程度的患者MOCA、ADL、BBS及ADASCOG分数进行比较,得出P值均>0.05。VCI患者认知障碍程度与睡眠障碍程度可能呈正向相关,即睡眠障碍程度越重,认知障碍程度越重,而失眠会影响认知功能,加重认知障碍的进展,但对日常生活行为能力无明显影响。3.治疗组患者ADL、BBS及ADASCOG评分在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治疗组失眠患者匹兹堡分数比较,P>0.05;3个月后对照组患者PSQI与入组前比较,P>0.05,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失眠患者3个月后PSQI与之前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脑络通颗粒能改善VCI患者ADL、BBS、ADASCOG评分及PSQI量表。4.治疗组中患者ADL、BBS、ADASCOG、PSQI疗效指数总体有效率分别为11.0%,70.3%,91.2%,82.5%,失眠患者中ADASCOG及PSQI评分均得到改善的为32例,有效率为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