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拟通过检测分析局部联合应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rhGM-CSF)和胰岛素对糖尿病大鼠深II度烫伤创面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FGF-2)以及CD34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局部联合应用rhGM-CSF和胰岛素促进糖尿病难愈性创面愈合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100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n=15)及糖尿病模型组(n=85),后者禁食不禁水12 h,单剂量腹腔快速注射1%STZ(55 mg/kg)制备I型糖尿病模型。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血糖稳定4周后,各组大鼠以2%戊巴比妥钠麻醉,背部脱毛,次日同法麻醉后用自制烫伤装置(保持致伤温度100°C)制备2个直径约2.5cm的圆形深II度烫伤。根据预实验,正常大鼠烫伤时间为10s,糖尿病大鼠烫伤时间为8s。从69只造模成功的糖尿病大鼠深II度烫伤模型中按随机数字表法选取60只并分为糖尿病对照组(B组)、胰岛素用药组(C组)、rhGM-CSF用药组(D组)以及rhGM-CSF联合胰岛素用药组(E组),每组各15只。根据分组情况分别予以相应的创面处理,每日1次,连续21天。分别于烫伤后3、7、11、15、21 d测量各组创面面积,计算创面愈合率,取创面全层组织,采用HE染色及MASSON染色以观察创面组织形态学情况,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检测创面中TGF-β1、FGF-2以及CD34的表达情况。结果:(1)创面愈合率计算示:伤后7、11、15、21d,A、E组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其余各组,B组创面愈合率均低于其余各组,差异显著(P<0.05)。伤后第7 d,A组创面愈合率高于E组,其余时间点均低于E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第11 d,D组创面愈合率高于C组,其余时间点均低于C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2)HE染色及Masson染色镜下观察示:B组大鼠创面炎症细胞浸润延迟且持续时间长,血管、胶原形成受阻,新生表皮薄弱且向创面中央爬行缓慢;且与A组大鼠相比较,其创面愈合时间延长,创面愈合率降低。而C、D组大鼠随着时间的迁移,其创面组织中成纤维细胞及新生血管增多,新生胶原密度增加、分布均匀且排列规整,上皮爬行速度加快且新生表皮增厚,上述组织形态学变化尤以E组大鼠最为显著。(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伤后3、7、11、15、21 d,A、E组TGF-β1表达均显著高于其余各组,B组最低(P<0.05),各组均于第15 d达到峰值。伤后第3 d,A组TGF-β1表达高于E组,其余时间点低于E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第3 d,C组TGF-β1表达高于D组,其余时间点低于D组,但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伤后3、7、11、15、21 d,A、E组FGF-2表达均显著高于其余各组,B组最低(P<0.05),各组均于第15 d达到峰值。伤后第7、11 d,E组FGF-2表达高于A组,其余时间点低于A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第11、15 d,D组FGF-2表达高于C组,其余时间点低于C组,但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伤后第3 d,A、C、D、E组CD34表达无差异性(P>0.05),其余时间点A、E组CD34表达均高于其余各组,各时间点B组最低(P<0.05),各组均于第21 d达到最高观察值。伤后第3 d,A组FGF-2表达高于E组,其余时间点低于E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第11、21 d,D组FGF-2表达高于C组,其余时间点低于C组,但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局部联合应用rhGM-CSF和胰岛素可通过促进糖尿病大鼠深II度烫伤创面血管化、纤维化和上皮化,明显促进创面愈合,提高创面愈合的质量,其机制可能与二者联合上调创面中TGF-β1、FGF-2以及CD34的表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