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药》作为路易斯·厄德里克的代表作,自1984年出版以来,深受国内外读者的好评,是美国族裔文学研究的主要文本之一。该小说浓郁的印第安特色和对印第安人生存状态的描写获得了许多评论家的关注。评论家们对《爱药》进行了各个角度的研究和批评,国内外评论家深入探讨其中小说人物的印第安身份认定和宗教杂糅色彩。本文根据杰拉德·热奈特和朱莉娅·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理论对《爱药》进行互文性解读,从互文本的角度解读厄德里克对于印第安人现在生存状态的描述,和对印第安人走出困境的展望。本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了作者路易斯·厄德里克的生平和《爱药》的研究综述,以及对本文涉及的互文性理论的简要介绍。第一章从热奈特的互文性理论角度解读《爱药》中的结构用典。文本中对圣经结构的模仿呈现了印第安人的生存困境。将原始生态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与圣经中伊甸园部分进行类比, 表现了印第安原始生活的平静以及快乐。将西方社会的入侵导致印第安领土流失与圣经中人类被逐出伊甸园的部分进行类比,描写了入侵导致的生存困境。小说结尾中年青一代印第安人带来的复兴与圣经中人类在新世界中展开新生活进行类比,揭示了印第安人在经历过苦难与觉醒之后迎来繁荣。通过分析文本结构与圣经结构的互文,暗示了印第安人在主流文化下挣扎的生存困境。第二章分析了作者对于现代印第安人处境的警示和对印第安文化的复兴的展望,从互文性的话题用典角度对《爱药》的话题进行解读。从圣经中“替罪羊”形象来解读文本中琼的无辜形象。琼的悲剧暗示了印第安人对主流文化的盲目适应,而整个保留地更是沦为了文化斗争的“替罪羊”。琼的悲剧觉醒了文本中的印第安人。通过文本中水意象的洗礼,以及复活节彩蛋代表的重生,受到创伤过后的保留地得以复兴.第三章从互文理论中拼贴和戏仿的角度分析文本中的神话元素,展现厄德里克对印第安人的期望。文中的超文性神话元素通过印第安环形世界观得以呈现。小说以圣经的结构发展,同时故事的情节对神话传说的模仿,暗示了两种不同的文化在文本中共处的状态。而文本中对地母原型和印第安文化特有的魔法师原型的拼贴,杂糅了两种文化的形象,表达了厄德里克对印第安文化转型的期望。厄德里克在文本中戏仿了印第安神话故事,对神话故事中神话故事的戏仿, 构造了摩西,露露和琼的故事。通过对神话故事的戏仿,摩西,露露和琼的故事的不同结局暗示了印第安人对于文化转型的不同态度。小说批判了以摩西为代表的文化孤立,以及琼为代表了的盲目的适应主流文化,并通过露露的故事表达作者对于文化共存的美好期望。《爱药》中蕴含了大量的文化意象和与其他文本的互文,通分析文本与其互文本的互文性和超文性,传达了作者对印第安人生存状态担忧,和对印第安文化与主流文化共繁荣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