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与法语被动语态的对比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iand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英法两种语言中,被动句是非常重要、常用的一种语言现象。在某些文体中,使用被动句几乎成了一种表达习惯,而对英法语学习者而言,被动句也是学习的难点之一。我们注意到,在英法语被动句的使用过程中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时也存在诸多差异。多年来,随着对比语言学的不断发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外不少语言学家对英法被动句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比较,从不同角度分析了英法被动句存在异同的原因。本文运用了对比分析方法,先以乔姆斯基原则与参数理论为基础,从句法和语义方面比较分析了英法被动语态的异同,并又以认知语言的基础理论分析了这些异同产生的原因。   全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是总体上的介绍,首先说明了对比语言学的起源与发展,尤其是国内的被动语态的对比研究的研究目标,现时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本文写作的动机,论题和结构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第二部分对被动语态的定义和形式进行了探讨,语言学家从语义和句法角度定义定义英语和法语的被动语态。然后又接着介绍了英法两种被动语态的形式。第三部分是理论部分。首先阐述了乔姆斯基的原则与参数理论,并在其基础上对英语和法语的被动语态的句法上的异同进行了比较。英语和法语的被动语态在形式上有很大的区别,但都遵循一些基本原则:1)主语的受动性。2)升级及降级处理。3)某些动词的限制。英法语的被动语态的差异还是主要的存在的,本文认为国人在外语习得中,对两者的相似性较易接受,而差异性却是难点,不容忽视。本章节从角度上对被动语态的主语、谓语动词限制、引导施动者的介词的功能和地位的进行了比较。第四部分从语义的角度对英语和法语的被动语态进行了对比。英语被动语态表示一种客观的状态或是动作的描写:相对的法语的被动语态更具有客观性和间接性同时倾向于用主动语态表被动意义。第五部分试图用认知语言的概念化和图示化理论对英法被动语态的异同作细致的分析和解释。第六部分是对本文的总结。
其他文献
本文在总结和梳理现有的对《慰安妇》这部小说研究成果之基础上,尝试运用后殖民女性主义理论和“第三空间”,分析主人公母亲顺孝(Soon Hyo)和女儿贝卡(Beccah)作为少数族裔女性
爱丽丝·默多克是二战后英国最著名的小说家和哲学家。她写了24部小说,4部哲学书籍等很多作品。《钟》写于1958年。这部小说描写了一个世俗宗教组织的建立、发展和最终解体的
简述了高层建筑多层地下室结构逆作法工法的特点、工艺原理及适用范围,详细介绍了其施工工艺,并提出了施工质量标准及安全保证措施,通过实践体现了该工法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