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重夸克的介子—介子分子态的动力学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ght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高能物理实验的飞速发展,实验上观测到了很多新的强子态,特别是在含有重味介子的实验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先后发现了很多重味介子态,例如,Ds(2317)、Ds(2457)、X(3872)、X(3915)、Y(3940)、Z(3939)、Y(4260)以及Z±(4430)等,其中有些共振态已得到了不同实验组的证实并被收进了粒子数据表中。这些态与传统强子的夸克模型理论的预期不一致,而且它们常常与传统强子态有较强的耦合,其结构正在热烈的争论之中。理论与实验观测的偏离的确警告我们对介子的夸克-反夸克和重子的三夸克的简单处理,更复杂的机制可能在起作用,如对X(3872)就有正反夸克态(ccˉ),四夸克态,D0-Dˉ*0分子态或ccˉ与D0-Dˉ*0分子的耦合态等各种解释。理论与实验的偏离也催生了,基于不同QCD理论方法和夸克模型,研究强子-强子分子态,多夸克态,甚至奇特强子态存在的可能性,并对新强子态进行了辨认,但各种理论方法在辨认原有理论模型不能解释的强子共振态时各有其见解,距真正认识这些强子态还有相当的距离。   本文在势模型框架下对重味介子-介子分子态进行了动力学研究。通常认为重味介子与介子之间通过交换π和σ相互作用,对包括短程的夸克交换引起的势(OGEP)对束缚所起作用一直没有考察。我们对D0-Dˉ*0体系的计算,包括了三个部分相互作用:短程部分的夸克交换引起的势能(OGEP)、中程的单σ交换势能(OSEP)和长程的单π交换势能(OPEP)。通过求解薛定谔方程,我们计算了多种势能对应下的束缚能,根据比较发现,在考虑了短程、中程和长程三部分相互作用之后,计算得到的束缚能对势参数的敏感性相对要小很多,而且在合理的参数范围内,计算得到了D0和Dˉ*0系统的束缚能为-0.11MeV。由此,X(3872)粒子极有可能就是由D0和Dˉ*0介子组成的分子态。此外,我们也讨论了B-Bˉ*系统形成束缚态的情况。由于B-Bˉ*系统比D0-Dˉ*0系统的约化质量更大,我们计算得到的束缚能更大,也就意味着更容易形成束缚态,并期待该分子态能在LHCb这一实验平台上发现。
其他文献
铁电压电材料在国民经济和国防科技中占有重要地位,压电材料的发展趋势是高性能、高温度稳定性以及对环境友好。能够替代传统的锆钛酸铅(PZT)、铌镁酸铅(PMN)等含铅体系的新型无铅铁电压电材料是当前铁电学科的研究重点。钛酸铋钠(NBT)和铌酸钾钠(KNN)体系以优异的铁电、压电、介电性能和较高的居里温度被认为是具应用潜力的无铅铁电材料,因此本论文以NBT和KNN基无铅铁电单晶为研究对象,主要开展了晶体
学位
近年来,复杂网络的混沌同步研究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由于复杂网络的同步现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同时在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生命科学以及信息通信等领域有着广泛的
标准模型(SM)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功,它是当前粒子学界公认的最好的理论。然而标准模型存在着诸多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如:无法解释电弱对称破缺的根源、自由参数太多、平庸性
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在Pt电极和SrRuO_3电极上均成功制备了Pb(Zr_(0.4)Ti_(0.6))O_3薄膜、BiFe_(0.95)Mn_(0.05)O_3薄膜,采用磁控溅射法(Magnetron Sputtering)在薄膜上掩膜生长了Pt或SrRuO_3上电极,构架了铁性薄膜电容器。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原子力显微镜(AFM)、铁电测试仪(Precision LC U
本文研究了添加Gd、Ho、Dy2O3对烧结Nd-Fe-B磁体的显微组织和磁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双面冷却及速凝薄带Nd-Fe-B合金铸锭显微组织的特点;通过优化合金成分,调节关键工艺参数,在工业生产线上,批量试制了42SH、38UH、35EH三种中、高牌号的烧结Nd-Fe-B磁体。添加一定数量的Gd或Ho,对烧结Nd-Fe-B磁体的显微组织和性能有较大的影响。添加适量的Gd或Ho,有效地抑制了Nd-F
一直以来,光纤微弯传感器的研究都是基于实验数据和经验公式的基础以上,导致传感器定标工作繁琐,阻碍了传感系统推广和应用。本文运用强有力的数值分析方法--有限元法(FEM)对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