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今学界对于马克思哲学本体论问题的理解多是站在西方传统本体论哲学的视角,以本体论哲学的基本视域、思维方式乃至世界观来审视马克思哲学及其“实践”范畴,这势必造成对马克思哲学及其“实践”范畴“本体论”式的解读。其直接后果是将“实践”范畴做了主体主义或实体主义的理解,从而将其视为内在于意识领域内部、由纯粹思维构建、与现实无涉、静态无时间性、被抽象定义的范畴。为澄清马克思哲学及其“实践”范畴在马克思哲学语境中的本来面目,展现马克思哲学究竟在何种意义上实现了对传统本体论哲学的变革与颠覆,本文力图从哲学的基本视域、哲学思维方式和哲学世界观三个层面分别考察传统本体论哲学与马克思哲学之间的区别,在展现西方哲学“本体论问题”内在的逻辑历史发展过程中,证明马克思哲学自身的生存论属性。首先,在哲学基本视域的问题上,本体论哲学以“意识的内在性”为其基本建制,构建了“理性主体性”这一基本范式。柏拉图的“理念论”奠定了西方哲学本体论问题的基本模式,并直接开启了西方哲学的“主体性”传统;以笛卡尔的“我思”为标志,近代哲学的唯理论和经验论虽然在表现形态上各异,但二者在本体论问题上却存在着惊人的一致性:即二者都是在以认识论为基点探讨“我思”与“实体”之间的关系;康德为了论证知识的普遍必然性,将“现象”与“物自体”划界,并将后者驱逐出理性认识的领域,但其哲学的根本思路仍囿于本体论问题的视野:即以“先验自我”与“物自体”之间的关系问题取代“我思”与“实体”之间的关系问题;黑格尔意识到了传统哲学本体论问题自身存在的困境,他试图以“绝对精神”来突破“我思”的内在意识取向,但在马克思看来,其哲学立场仍局限在纯粹意识领域的内部。马克思以“现实的个人”的“对象性活动”为基本建制,构建了与传统本体论哲学的“理性主体性”相对的“实践主体性”哲学视域。在马克思哲学这里,“对象性活动”和“实践”只能是现实存在着的人的活动,而绝非发生在思维意识领域内部的纯粹思辨的游戏。其次,在哲学思维方式的问题上,本体论哲学由内在意识的立场出发,形成了局限在纯粹理性思维内部、追问“什么存在”的理性主义思维方式,其核心在于论证思维与存在之间关系的同一性。思维与存在之间的同一性问题在古希腊哲学的语境中表现为对世界本原问题的追问;在近代哲学的语境中表现为“我思”与“实体”之间的同一性问题,即论证知识的普遍必然性问题;在康德哲学中,表现为“先验自我”与“物自体”之间的关系问题。经由康德对“现象”与“物自体”的划界并宣告后者的不可认知,本体论问题本身在原有的理性主义思维方式下显现出了不可跨越的困境。黑格尔意识到了这种追问“什么存在”的思维方式的不足,于是他将西方哲学史上的主体性与实体性传统相融合,提出“实体即主体”的哲学原则,意图通过“精神”向“绝对精神”的动态辩证运动发展过程实现思维与存在之间关系的动态同一。黑格尔对于本体论问题的解决实质上牵涉到了对于传统本体论问题思维方式的更新,由于辩证法的引入,黑格尔的哲学已不再是单纯地在理性主义思维方式下追问“什么存在”,而是在试图回答“如何存在”的问题,这一点对于马克思哲学来说具有决定性的启发意义。但从马克思哲学的立场看来,黑格尔的思维模式仍然拘泥于传统本体论哲学视域之中,他用“精神”的辩证运动试图实现的仍然只是纯粹意识领域内部的思维与存在之间的同一。马克思则立足于“现实的个人”的实践生存活动,在对“如何存在”的追问中成就了实践生存的思维方式。换言之,马克思以现实的人的生存实践活动为根基,从认识的本质、人的本质和社会的本质这三个方面实现了对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颠覆与更新。最后,在哲学世界观的问题上,传统本体论哲学经由内在意识导向的“理性主体性”以及追问“什么存在”的思维方式,将现实存在着的活生生的人及其生存于其中的世界,用抽象的思维形式还原成封闭在纯粹意识领域内部的概念范畴。因此,自古希腊哲学伊始直至黑格尔,作为本体论问题之核心的思维与存在之间的关系问题实际上就是现实中人与世界之间关系问题的抽象表达。作为青年黑格尔派代表人物的施特劳斯和鲍威尔,为反对黑格尔将哲学脱离现实的抽象思辨化,分别抓住黑格尔哲学的“实体”和“自我意识”的一端来反对黑格尔的整个哲学体系,但由于仍然局限在传统本体论哲学的基本视域及思维方式之中,他们非但未能实现哲学向真正现实的回归,反倒是相对于黑格尔哲学来说的一种理论上的倒退。费尔巴哈是第一个真正意识到传统本体论哲学问题之所在的哲学家,他对于现实感性哲学立场的强调直指思辨哲学的要害,但囿于未能真正理解黑格尔哲学辩证法思想的真谛,使其错过了发现全新哲学思维方式的机会,未能通过抽象的“感性直观”把哲学导引回真正的现实。但他们的失败却在某种意义上启发了马克思的哲学思维,马克思哲学从“现实的个人”的实践生存活动出发,把人与世界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理解为一种动态的经由现实的人的生存活动构建的实践历史过程。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马克思哲学以“实践”为核心实现了对传统本体论哲学的生存论转化,将传统哲学中抽象思辨的“本体论问题”转化为了在人的现实的实践活动中铸就的“生存论问题”。由此,马克思哲学及其“实践”范畴需要在其自身所实现的全新基本视域、思维方式和世界观中进行把握,也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马克思哲学已经超越了传统哲学意义上的“本体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