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No.253淋巴结转移的初步预后分析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huoshan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初步探讨No.253淋巴结转移对直肠癌、乙状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同时分析No.253淋巴结转移与术后发生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2月1日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二科行腹腔镜根治术的159例直肠癌、乙状结肠癌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统计不同分站间淋巴结转移率,同时对Ⅰ~Ⅲ期结直肠癌及Ⅲ期结直肠癌的可能影响预后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K 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计算患者的生存率,预后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通过Cox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探讨No.253淋巴结转移对结直肠癌预后的影响。同时对不同部位转移与No.253淋巴结转移关系进行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分析,探讨No.253淋巴结转移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收集了210例结直肠癌,排除51例,最终159例直肠癌、乙状结肠癌纳入本研究。159例患者、Ⅲ期患者、No.253淋巴结组的淋巴结阳性比率分别为7.25%、17.45%、3.71%。No.253淋巴结转移率为9.43%。159例结直肠癌患者的随访率为96%,中位随访时间为25个月,术后23例患者发生肿瘤复发转移,术后13例患者死亡,2年无病生存率及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5.3%和91.7%。单因素分析示:肿瘤低分化、神经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及No.253淋巴结转移是影响结直肠癌2y-DFS及2y-OS的危险因素(P<0.05)。无淋巴结转移及伴有淋巴结转移患者2年DFS分别为94.5%、72.4%(P<0.05),2年OS分别为98.9%、81.4%(P<0.05);高中分化与低分化结直肠癌患者2年DFS分别为89.3%、71.6%(P<0.05),2年OS分别为94.2%、82.9%(P<0.05);神经脉管受侵与无神经脉管受侵患者2年DFS分别为67.2%、92.8%(P<0.05),2年OS分别为78.1%、94.7%(P<0.05);N o.253淋巴结未转移与转移的患者2年DFS分别为90.1%、40%(P<0.05),2年OS分别为95.7%、53.3%(P<0.05)。而KRAS基因、BRAF基因是否突变、MMR表达状态的2y-DFS及2y-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伴有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示,N1期、N2期患者2年DFS分别为81.3%、55.2%(P<0.05),2年OS分别为90.4%、64.2%(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ⅢA期、ⅢB期及ⅢC期患者2年DFS分别为100%、84.1%、50.8%(P<0.05);三组患者2年OS分别为100%、91.8%、63.1%(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Ⅲ期内No.253淋巴结未转移与转移患者2年DFS分别为82.1%、40%(P<0.05),2年OS分别为89.9%、53.3%(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对影响结直肠癌及伴有淋巴结转移结直肠癌患者DFS、OS的病理因素分别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示:No.253淋巴结转移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2年无病生存(HR=3.732,95%CI:1.442~9.659,P=0.007)及2年总生存(HR=4.751,95%CI:1.450~15.563,P=0.010)的独立预测因素。No.253淋巴结转移是影响伴有淋巴结转移患者2年DFS(HR=4.357,95%CI:1.709~11.110,P=0.002)及2年OS(HR=5.779,95%CI:1.831~18.243,P=0.003)的独立预测因素。Ⅲ期直肠癌和乙状结肠癌患者中,No.253淋巴结转移与未转移患者术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3.3%vs 1.9%;P=0.002)。结论:No.253淋巴结转移是结直肠癌及其进展期的独立预后因素,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伴有No.253淋巴结转移患者术后发生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风险更高,两者间具有显著相关性;结直肠癌随着转移淋巴结数目及站别的增加,不良预后呈上升趋势;伴有神经脉管受侵及肿瘤低分化的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差。
其他文献
端午节传统食品粽子,需要制作标准;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需要做风险评估;食品不安全,需要厂家召回;…………自今年4月20日《食品安全法》草案征求意见以来,截止到5月20日结束,
④植物种子胶及其醚化衍生物的印花特性见表10。(4)褐藻胶海藻是生长在海洋中的隐花植物的总称,其中褐藻是海藻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工业原料。褐藻酸盐以褐藻为原料,是制碘工业的
目的 分析掌握本院麻醉性镇痛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为今后更加合理地用药提供临床参考价值.方法 统计本院2010 年患者住院期间的麻醉药处方,分析判断指标参照药物利用指数,统